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课件-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pptx
文件大小:312.7 K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3-30
总字数:约4.16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届高考政治;;考点要求;;(2024·广东卷,12,3分)近期,一种融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和思政元素于一体的新型科普活动逐渐兴起:在普及科学知识与方法的同时,讲述科学家不畏艰难、求真求新的故事,弘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由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相辅相成,逐渐成为文化的核心

②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

③新型科普活动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及要求

④新型科普活动的兴起并未改变科普的根本目标与基本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2024湖南卷)清溪村,是作家周立波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的创作地。周立波在小说中写道:“我要经我手把清溪乡打扮起来,美化起来,使它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从他的创作故事中可以领悟到,对政策、历史、现实的深入认识,对山乡巨变的亲身调研,对农村农民的真挚情感,这些对《山乡巨变》的成功创作缺一不可。这是因为

①山乡的自然风光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

②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③对农村农民的真挚情感具有非意识形态性质

④人民的生活和实践是优秀文学作品的创作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4江西卷)近年来,《觉醒年代》《追风者》《长津湖》等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引起广大观众的共情共鸣,让人们在了解革命历史的同时,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要大力弘扬革命精神,因为革命精神

①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是中华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

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

④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4·浙江·高考真题)工匠精神源于“工”这一古老职业,鬼斧神工、炉火纯青等都是对“工”之技艺的形象表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诸多大国工匠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工程技术奇迹。工匠精神()

①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③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诠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4,安徽T9)一个好的地名往往具有记录历史、传承文脉、铭刻记忆的作用。2023年,我国开展“乡村著名行动”,用新时代乡村好地名展示乡风、体现乡韵、铸造乡魂:将塑造地名品牌与文旅、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带动乡村发展致富。由此可见,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能够()

①发挥乡村好地名滋润与凝聚人心的功能,有助于乡风文明建设

②巩固乡村好地名在乡村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③通过乡村好地名弘扬传统道德和人文精神,增强民众的归属感

④推动乡村好地名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利用,促进乡村的产业振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安徽T10)在中华民族对外交流史上,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郑和下西洋的帆影…中华民族自信而又大度地同世界其他民族进行交往,留下了千古佳话。今天,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正谱写着各国文化融合共生的时代新篇。中外交往的历史和现实说明()

①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地吸纳人类文化成果

②文化多样性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交流构成了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应在文化交融基础上增进文化的相互认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北京)文化遗产合作是中法两国文化关系中颇具活力的亮点。中国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签署协议书,双方联合开展秦始皇帝陵火烧木材和巴黎圣母院火烧木材遗迹保护修复以及价值认知研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双方签署的协议书具有国际法效力

②木质遗存保护这一共性问题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基础

③共同开展文化遗产研究,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④中法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是两国文明伙伴关系的生动写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4·广西·高考真题)火爆全网的“乡村超级碗”是以歌队为参赛主体的村歌竞演活动。农村群众以田野为舞台,为传统村歌加入了流行时尚元素,抒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活动融通乡村文化资源,采用“直播+村歌+竞演+娱乐+文旅”的新方式,促进了城乡资源联动,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乡村超级碗”这一活动(???)

①开发了乡村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②增强了乡村文化认同感,以文化发展推动了文化交融

③创新乡村文化传播方式,坚持以流行时尚为创作导向

④激活乡村文化内生动力,展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A.①②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