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的“枫桥经验”2023年9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枫桥经验陈列馆,重温“枫桥经验”诞生演进历程,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情况。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枫桥经验”,源于浙江诸暨枫桥干部群众的创造和政法工作的生动实践。1963年,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在实践中丰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其内涵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适应新时代要求,“枫桥经验”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成为依靠群众进行社会基层治理创新的代名词。(后陈经验: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成立了全国首家“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独立于“村两委”的第三方机构,监督村务管理制度实施和村务管理运作的做法。)
第六课第三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标要求素养目标课标要求素养解读1.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2.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3.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和要求。1.政治认同:知道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定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2.科学精神: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的内容,能够区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3.公共参与:自觉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4.法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村民委员会(农村)、居民委员会(城市)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是指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谁领导注意:村委会、居委会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基层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府主体(1)含义(2)★特点村委会居委会实质内容基层民主的特点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管理活动的自治性是一种直接民主与群众直接相联系是非政权型的的自治,是一种社会自治
知识拓展:“基层”到底是哪一层?什么叫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省委市委县委(区委)街道工委乡镇党委社区党支部、村党支部中共中央省政府市政府县(区)政府街道办事处乡级人民政府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国务院领导基层党组织基层行政机关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行政机关)指导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国家行政机关
2、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村委会和居委会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1)村民委员会——农村①性质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②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③职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④管理方式:≠国家事务
“村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简称,常将前者简称为村支部,后者简称为村委会。村支部是基层党组织,职能是宣传共产党政策、帮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领导村委会的工作,村支部和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不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基层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府;不是政府的派出机关;(派出所、街道办事处)不能履行国家职能。村党支部领导村委会指导乡镇政府=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国家基层政权组织;是基层国家机关;是基层政府。村两委“村两委”,村委会、村支部、乡镇政府三者的关系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2、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村委会和居委会(2)居民委员会——城市①性质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②产生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③职责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④管理: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⑤意义:
近年来,很多基层通过“幸福圆桌会、吃茶话事、微信群”等多种形式,与人民群众“心贴心”,推动基层人民当家作主。由此说明我国创新了基层自治组织形式,此说法你赞同吗?★★★注意: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是村委会、居委会,短期一般不会改变,所以基层民主的创新一般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