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泰顺县新城学校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说课稿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浙江省泰顺县新城学校初中信息技术》中的“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章节,包括信息检索的方法、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及信息评价和版权意识等内容。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的“信息检索的方法”部分与之前学习的“信息检索基础”有关,学生已掌握的信息检索概念和基础方法可以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搜索引擎的使用”则与学生的日常搜索习惯紧密相关,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获取的效率;“信息评价和版权意识”则是对学生已有信息素养的延伸和提升。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将通过学习信息检索方法,提升信息意识,学会在数字化环境中高效获取信息;通过搜索引擎的使用,锻炼计算思维,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信息评价和版权意识的学习,培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尊重知识产权,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信息检索技巧和搜索引擎的熟练使用。
-明确说明: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有效的信息检索方法,能够熟练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查询。具体包括:
-熟悉常用的搜索引擎及其特点。
-学会使用高级搜索技巧,如关键词组合、筛选结果等。
-了解信息检索的伦理和版权问题。
2.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信息评价和版权意识的形成。
-明确说明: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对信息真实性和版权保护的理解较为薄弱,因此形成正确的信息评价和版权意识是本节课的难点。具体包括:
-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
-了解版权保护的基本知识,避免侵权行为。
-培养学生在使用信息时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和习惯。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教室、互联网接入、投影仪、电子白板。
-课程平台:学校信息平台、在线教育资源网站。
-信息化资源:搜索引擎使用指南、信息评价标准模板、版权知识科普视频。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在线搜索实践。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获取信息的?有哪些常用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信息获取方法的思考。
-展示不同类型的网络信息检索场景,如新闻、学习资料、生活服务等,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获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高效地获取和利用信息,提高我们的信息素养。”
2.讲授新知(20分钟)
-信息检索方法:
-讲解关键词组合、布尔逻辑运算等搜索技巧。
-举例说明如何利用高级搜索功能筛选出更准确的信息。
-搜索引擎的使用:
-介绍常用搜索引擎的特点和功能。
-演示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包括关键词输入、搜索结果分析等。
-信息评价和版权意识:
-讲解信息真实性的判断方法和评价标准。
-强调版权保护的重要性,介绍版权基本知识。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信息检索技巧。
-在线搜索实践:教师提供若干搜索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信息评价练习:展示一些信息样本,让学生进行真伪判断和评价。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信息检索的重要性和方法。
-总结信息评价和版权意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
-完成一份关于信息检索技巧的学习笔记。
-在网上搜索一篇与自己兴趣相关的文章,并撰写评价报告。
-阅读一篇关于版权保护的科普文章,并分享给同学。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信息检索技巧:除了本节课讲解的关键词组合、布尔逻辑运算等,还可以介绍更多高级搜索技巧,如使用引号限定搜索范围、排除特定关键词等。
-信息评价方法:除了本节课提到的真实性判断,还可以拓展到时效性、权威性、客观性等多方面的评价标准。
-版权知识:介绍不同类型作品的版权保护范围,如文学、艺术、软件等,以及版权侵权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
-数字图书馆资源:介绍国内外知名数字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GoogleScholar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术资源。
-在线教育资源平台:推荐一些在线学习平台,如Coursera、edX等,提供各类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提升。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定期浏览新闻网站、学术期刊等,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建议学生关注不同领域的专家博客,了解行业动态和前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