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思想的挖掘与表达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小石潭记》的主题思想?
A.对自然的赞美
B.对人生的感悟
C.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D.对友情的长久
2.《背影》一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情感?
A.感激
B.愤怒
C.轻视
D.无视
3.在《最后一课》中,作者通过描写小弗朗士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什么主题?
A.对法国民族精神的赞美
B.对战争残酷的揭露
C.对教育制度的批判
D.对儿童天性的关注
4.《我的叔叔于勒》中,作者通过讲述于勒的故事,主要想表达什么?
A.对人性的关爱
B.对社会现象的讽刺
C.对家庭关系的重视
D.对爱情的追求
5.《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在寒冷的夜晚点燃火柴,主要为了?
A.取暖
B.聚焦
C.寻求帮助
D.梦想成真
6.《孔乙己》中,孔乙己为什么被称为“孔乙己”?
A.他姓孔,名叫乙己
B.他喜欢喝酒,喝醉后喜欢吟诗
C.他喜欢读书,但成绩不好
D.他喜欢喝酒,但不会喝酒
7.《春》一文中,作者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主要想表达什么?
A.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对大自然的赞美
C.对革命事业的歌颂
D.对亲情的呼唤
8.《背影》一文中,父亲为什么不让作者去看他?
A.害怕儿子看见他的背影会伤心
B.想让儿子自己独立生活
C.想让儿子学会面对困难
D.想让儿子记住他的背影
9.《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为什么不愿意去上学?
A.他觉得学校很无聊
B.他对法语没有兴趣
C.他害怕离开家乡
D.他不想再见到老师
10.《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叔叔为什么突然变得富有?
A.他中了彩票
B.他继承了财产
C.他找到了工作
D.他得到了朋友帮助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小石潭记》的主题思想?
A.对自然的赞美
B.对人生的感悟
C.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D.对友情的长久
2.《背影》一文通过哪些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A.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
B.通过人物对话
C.通过环境描写
D.通过心理描写
3.《最后一课》中,作者通过哪些人物形象来揭示主题?
A.小弗朗士
B.老师
C.父亲
D.同学
4.《我的叔叔于勒》中,作者通过哪些手法揭示了社会现象?
A.人物对话
B.环境描写
C.心理描写
D.描写于勒叔叔的外貌
5.《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在火柴中看到了哪些美好的事物?
A.美丽的房子
B.丰盛的晚餐
C.爸爸妈妈
D.朋友们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小石潭记》的主题思想是赞美大自然的美丽。()
2.《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3.《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不愿意去上学是因为他害怕离开家乡。()
4.《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叔叔突然变得富有是因为他中了彩票。()
5.《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在火柴中看到了自己的亲人,所以她死了。()
6.《孔乙己》中,孔乙己之所以被称为“孔乙己”,是因为他喜欢喝酒,喝醉后喜欢吟诗。()
7.《春》一文中,作者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背影》一文中,父亲不让作者去看他是因为害怕儿子看见他的背影会伤心。()
9.《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不愿意去上学是因为他害怕离开家乡。()
10.《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叔叔突然变得富有是因为他继承了财产。()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阐述《小石潭记》中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答案:《小石潭记》中,作者通过对小石潭周围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如“潭水清冽,石壁如削”,以及“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读者对自然美景的感知和共鸣。
2.分析《背影》中父亲形象的特点及其对文章主题的深化作用。
答案:《背影》中,父亲形象的特点是慈爱、坚强、责任感强。他在儿子面前始终保持严肃,但在关键时刻又展现出无尽的关爱。父亲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即亲情的力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父爱的珍视和感激。
3.解释《最后一课》中“最后一课”的含义,并说明其对于揭示文章主题的重要性。
答案:《最后一课》中的“最后一课”指的是法语老师给学生们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象征着法国即将被德国占领,法语教育也将随之结束。这一情节对于揭示文章主题——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使得学生们在面临亡国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