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心理问题导致的抑郁第1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心理正常、心理异常问题心理不正常心理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含部分可疑神经症)含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其他各类精神障碍1.心理正常与异常问题图示第2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如何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心理学的区分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精神科临床上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即患者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现实的统一性丧失。(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第3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心理冲突(神经症确认的关键)常形:与现实处境相联系;有明显的道德性质(大家都有的经验)变形:与现实处境无关;不带明显道德色彩(神经症)一旦出现头痛、失眠、记忆差或内脏功能障碍,原来不明显的心理冲突便会尖锐化,也很容易发生变形,如疑病症状。第4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一)青少年心理不健康问题的来源第5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愤怒(1)刺激情境:个体受到威胁、外在攻击、限制、失望或挫折等(2)表现:用语言或行动直接向对方表达把愤怒转化成其他形式的活动来向外界和他自己表达这种情绪:发脾气、扔东西、哭泣。第6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愤怒有时候表现得内隐,因压抑而转变成对自己的负性情绪。(3)社工及青少年家长和老师应及时帮助青少年,把不健康的发泄方式转化为一种健康积极的表达方式。第7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恐惧(1)刺激情境:无法控制的情势(2)表现:孤独感、不安、害羞、害怕并有一定的生理反应。(3)社工要引导青少年理解并接受恐惧的事实。恐惧是个体独立的表现,坦然接受它,并主动寻求帮助。失败是恐惧情绪在作怪,不是能力的问题,学习克服不好情绪的方法。用真挚无条件的爱鼓励青少年,祛除恐惧。第8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焦虑:害怕、担忧、恐惧混合交织的情绪,大多因为遭遇到威胁或内心冲突引起,是一种紧张、惊恐和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不过这些威胁的想象成分一般多于真实的成分。青少年的焦虑多数是社会性的焦虑,如考试、陌生人害羞等。焦虑更多是压力过大,精神负担过重的结果和表现。有社会性焦虑的人一般缺乏自信,过分重视他人的评价,容易受到他人暗示、说服和欺骗。第9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抑郁: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落消沉的情绪体验。处于抑郁状态的青少年往往感到生活无意义、前途无望、找不到自身价值所在,并因此而出现兴趣丧失,不愿与人交往等状况。青少年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家庭环境不和睦;自我发展压力大;自身性格弱点;人际关系矛盾等。有抑郁情绪倾向的青少年往往对现实世界的人和事的评价是偏离和歪曲的,对事件和任务的归因经常是负面的,消极的自我评价也会使其行为模式僵化、思维狭隘。第10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自卑:自我评价偏低所带来的以惭愧、羞愧、内疚、灰心、失望等表现为主的情绪体验。这类青少年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或行为表现等感到不满意,对自我存在的价值明显低估,对自己想做的事情缺乏信心,对应付环境中提出的要求比较悲观,容易否定自己。敏感、爱抱怨、依赖,并且情感容易受到伤害,严重的甚至会脱离现实,造成适应困难,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除了外在环境带来的失败挫折,更多是青少年自身的认识和评价有偏差,自我期望太高,不符合自己的实际。第11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嫉妒:即羡慕又敌视的矛盾情绪。主要源于与他人不当比较。情绪反应表现:口头攻击、讥笑、损贬,抱怨,避免和嫉妒对象接触等。少年的嫉妒对年龄的增加表现越来越隐藏、含蓄、不易发现。引起嫉妒一般都是社会性的,涉及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嫉妒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