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缺陷□遗传性AT缺陷:导致VTE和PE,动脉血栓少见。□合成障碍:在肝硬化、重症肝炎、肝癌晚期、急性肝功能衰竭、早产儿等,由于合成减少,AT活性与含量减低,且常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可伴发血栓形成。□消耗过度:DIC、脓毒血症、DVT、早幼粒白血病。□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时,由于AT的分子量较小,易从尿液中随蛋白流失。高血压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也会造成AT的大量丢失,进而导致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第29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第30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FDP的临床应用□原发性、继发性纤溶亢进时,FDP均增高。□血管栓塞性疾病(AMI、CI、DVT)。□白血病化疗诱导期后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尿毒症、肝脏疾患或各种肿瘤。第31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七、D-二聚体(D-Dimer)第32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3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D-二聚体临床应用进展随着技术的进步,临床应用也在不断深入早期替代FDP和3P实验用于DIC的诊断和监测高阴性预示能力和高灵敏度,用于VTE排除、早期DIC的诊断和溶栓治疗监测VTE复发的监测,抗凝药物停药的风险评估内、外、妇、儿多种疾病血栓风险评估、病程动态监测及预后评估恶性肿瘤的预警信号…...早期替代FDP和3P实验用于DIC的诊断和监测第34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国际发表D-dimer相关论文数量趋势第35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效率(%)单用FDPs1006787单用D-D916180联用FDPs+DD919495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DIC):前者FDPs↑,D-D↑/N;后者FDPs和D-D都↑。FDP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意义第36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7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需请临床医师和护理、检验人员共同关注标本采集关注点;如静脉留置管3.2%抗凝采血管使用,标本量!患者的HCT凝血样品的保存ISI和INR的设置第38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DIC的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外科手术前后的血栓形成及出血监测★静脉栓塞性疾病早期排除及风险评估★病理产科血栓风险评估及产后大出血监测★儿科疾病高凝状态监测及预后评估★恶性肿瘤、白血病早期识别、血栓及出血监测★肝脏疾病(重症肝炎、肝硬化)常规七项检测的临床应用第39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肾移植术后)★心血管疾病病情评估(心力衰竭、房颤、旁路手术)★糖尿病并发症的监测★脑出血、脑梗死鉴别和治疗监测★严重感染★溶栓治疗评估及血栓复发的监测★抗凝治疗的动态监测及停药后血栓风险评估★介入治疗疗效及再堵塞风险评估常规七项检测的临床应用第40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不结束语血栓与止血常规,由四项到七项的检测开展,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可靠的信息,可对凝血-抗凝-纤溶全过程得以初步地观察和了解,对临床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颇有指导意义。第41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感谢大家观看第42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过去的100年,世界范围的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心血管疾病导致全球总死亡的比例从20世纪初的1/10发展到21世纪初的1/3,已成为全球首位死因,且流行趋势不断加剧。2006年中国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1],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与全球完全相符,心脑血管疾病从1990年起一直是国人的主要死亡原因,目前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1/3强。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20年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将再增加50%。全世界每年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业内当我们血管是畅通无阻的,一般该病不会发生死亡然而,我们前面讲到都是动脉血栓,只占到30%,比例低;往往比例高的都是静脉血栓性疾病死亡病理解剖后,静脉高于动脉85%病人死亡都未被诊断,数字可怕,为什么呢?与疾病有关系,与医生知识结构有关,与临床重视程度有关;早中期无临床症状;导致诊疗忽略;几乎涵盖所以科室在中国VTE同样是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我国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