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一、装配图的作用
表达机器或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传动路线和零件装配关系的图样,称为装配图。;装配图的作用;;例:滑动轴承是支撑轴的组件。;;;;两零件邻接时,不同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应相反,或者方向一致、间隔不等。;对于紧固件和实心零件(如螺钉、螺栓、螺母、垫圈、键、销、球及轴等),若剖切平面通过它们的轴线或对称平面时,则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需要时,可采用局部剖视。;1.沿结合面剖切和拆卸画法;为了表示运动零件的极限位置或部件相邻零件(或部件)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双点画线画出其轮廓。;表达装配体与相邻零件的关系,用双点画线假想画出相邻零件。;表达钻夹具中所夹工件的位置,可用双点画线画出所夹工件的外形轮廓。;对于直径或厚度小于2mm的较小零件或较小间隙,如薄片零件、细丝弹簧等,若按它们的实际尺寸在装配图中很难画出或难以明显表示时,可不按比例而采用夸大画法。;4.简化画法;装配图不是制造零件的直接依据。因此,装配图中不需注出零件的全部尺寸,而只需标注出一些必要的尺寸。;;;;二、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1.序号的一般规定
装配图中每种零、部件都必须编写序号。同一装配图中相同的零、部件只编写一个序号,且一般只注一次。
零、部件的序号应与明细栏中的序号一致。
同一装配图中编写序号的形式应一致。;序号由点、指引线、横线(或圆圈)和序号数字组成。;零、部件序号应沿水平或垂直方向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次排列整齐,并尽可能均匀分布。;10;明细栏是机器或部件中全部零、部件的详细目录,国家标准规定了它的内容和形式。
明细栏应画在标题栏的上方,零件的序号自下而上填写,如位置不够可将明细栏分段画在标题栏的左方。;要保证轴肩与孔的端面接触良好,应在孔的接触面制成倒角或在轴肩根部切槽。;当两个零件接触时,同一方向应当只有一个接触面,这样即可满足装配要求,制造也较方便。;为了保证两零件在装拆前后不致降低装配精度,通常用圆柱销或圆锥销将零件定位。为了加工和装拆的方便,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好将销孔做成通孔。;四、紧固件装配结构;;加手孔或改用双头螺柱;用轴肩固定轴承内、外圈;用弹性挡圈固定轴承内、外圈;轴端挡圈固定轴承内圈;用圆螺母及止退垫圈固定;用套筒固定轴承内、外圈;螺栓连接中,被连接两零件的通孔直径应大于螺杆直径;
两个对顶的螺母用以防松,上螺母的厚度应大于下螺母。;轴上零件应有明确的定位结构;键槽不宜开到轴的阶梯部位,键的长度也不要超出轮毂。;用于定位的套筒,不应与轴承的内、外圈(动面和静面)同时接触,
否则会引起过度磨损甚至不能运转,应改为阶梯结构。;由零件图画装配图;;吸油口;三、选择视图;四、画装配图的步骤;;3.画主要装配线;校核底稿,进行图线加深,画剖面线、尺寸界线、尺寸线和箭头;编注零件序号,注写尺寸数字,填写标题栏和技术要求。;读装配图的目的:;1.概括了解
看标题栏了解部件的名称,对于复杂部件可通过说明书或参考资料了解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用途。;分析各条装配干线,弄清各零件间相互配合的要求,以及零件间的定位、连接方式、密封等问题。进一步搞清运动零件与非运动零件的相对运动关系。;;;;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1.拆画零件图的步骤;;确定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标注零件尺寸、技术要求;2.拆画零件图时要注意的问题;;;;;;小结:;3.读装配图时,先概括了解,看懂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进而了解各零件的作用,分离零件并想象出零件的结构形状。通过拆画零件图,提高读图和画图的能力。
4.装配图中标注的尺寸主要是性能规格尺寸、装配尺寸、安装尺寸和外形尺寸等,不需要把所有零件的尺寸都标出。
5.装配图中必须给每个零件编号,并填写明细栏,以便于工程管理和资料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