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件图样的画法;第一节视图;;俯视图;分析:阀体前后对称,不需用后视图表达后面的结构形状;底面的结构简单,用俯视图可表达清楚上面的结构及底板的结构;左、右两端面的结构不同需要分别表达。阀体采用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四个基本视图。;A;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当机件的主体形状已表达清楚,只有局部形状尚未表达清楚,不必再增加一个完整的基本视图,可采用局部视图。
画局部视图,一般在局部视图上方标注出视图的名称“×”,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方向,并标注同样的字母。;A;对称机件的视图可画一半或四分之一,并在对称中心线的两端画出两条与其垂直的平行细实线。;;画斜视图时必须在视图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斜视图应表达实形,与其它部分用波浪线断开。波浪线的画法要正确。;例2:用视图表达压紧杆。;例2:用视图表达压紧杆。;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的基本概念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的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在剖视图中,剖切面与机件的接触部分称为剖面区域,为了区分空、实部分,国家标准规定在切断面上要画出剖面符号——剖面线。金属材料的剖面线为间隔相等的平行细实线,与图形主要轮廓线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o。;注意:当图形中的主要轮廓线与水平方向成45o时,该图形的剖面线应画成与水平方向成30o或60o的平行线。;;;A;;四、剖视图的种类;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影所得的图形,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另一半画成视图。;画半剖视图时注意:半个剖视图与半个视图之间的分界线应是点划线,不能画成粗实线;机件的内部结构在半个剖视图中已表示清楚后,在半个视图中就不应再画出虚线。;当机件的结构接近于对称,而且不对称的部分另有图形表达清楚时,可画成半剖视。;例7:画图示机件的半剖视图。;例7:画图示机件的半剖视???。;3.局部剖视图;(1)机件中仅有部分内形需要表达,不必或不宜采用全剖视图。;(2)不对称机件既需要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又要保留机件的某些外形。;错误;(3)当图形的对称中心线或对称平面与轮廓线重合,要同时表达内外结构形状,又不宜采用半剖视。;(4)实心机件(如轴、杆等)上的孔或槽等局部结构需剖开表达。;正确;例8:已知机件的视图,将主视图和俯视图改画为局部剖视图。;1.单一剖切面(平面剖)
用单一剖切面剖开机件的方法称为单一剖。;2.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剖切平面剖切(斜剖);例9:画弯管的剖视图。;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交线垂直于某一基本投影面)剖开机件的方法称为旋转剖.;★应注意的问题:;当剖切后产生不完整要素时,应将此部分按不剖绘制。;例10:画图示机件的剖视图。;4.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2)在剖视图内不能出现不完整的要素。只有当两个要素有公共对称中心线或轴线时,可以此为界各画一半。;例11:画图示机件的全剖视图。;例12:画图示机件的全剖视图。;5.复合剖切平面剖切(复合剖);例13:采用适当的剖切方法,画模板的全剖视图。;例14:画图示机件的全剖视图。
;一、断面图的概念;;☆断面图形对称时,也可画在视图的中断处。;移出断面的标注;☆不配置在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对称移出断面,以及按投影关系配置的移出断面,一般不必标注箭头,;例6-13:画轴的断面图并标注;;;例15:比较肋板的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一、局部放大图;同一机件上不同部位局部放大图相同或对称时,只需画出一个。;二、简化画法;;对于机件的肋板,如按纵向剖切,肋板不画剖面符号,而用粗实线将它与其邻接部分分开。;均匀分布的肋板及孔的画法;(2)圆柱形法兰上均匀分布孔的画法;;若干直径相同且成规律分布的孔,可以仅画出一个或几个,其余只需用细点画线表示其中心位置。;小结构,如在一个图形中已表达清楚,其它视图可省略或简化。;网状物、编织物或机件上滚花部分,用粗实线局部地画出。;实长;用水平和铅垂的两
投影面,将空间分成的
四个区域称为分角。;;;;;在表达机件时应注意:
;例16:选择支架的表达方法。;为了表达支架的内外结构形状,采用了四个视图。主视图采用局部剖,既表达了圆筒、肋和倾斜底板的外部结构形状与相对位置,又表达了圆柱孔的内部结构和斜底板上的通孔。
采用局部视图表达圆筒和十字肋板的相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