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教育:班级活动设计--《国家之安你我之责》
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
国家之安你我之责
——行知班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一、活动背景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现如今知识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国家机密等重要信息更容易被不法分子窃取和贩卖,因此,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国家安全意识,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是保卫祖国安全的重要渠道。
二、班情分析
我们的班级是行知班,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学生以女生为主,动手能力和艺术创编能力强,但对国家安全的内涵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国家安全还停留在军事、战争国防这样一些传统的、局部的认识上,国家安全主人翁意识不强。作为未来的教育接班人行知班学生们有必要学习国家安全知识,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三、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分类。
能力目标:树立学生正确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安全观。
行为目标: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要有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知目标:了解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分类。
能力目标:树立学生正确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安全观。
行为目标: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要有主人翁意识。
四、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班会PPT。
学生:课前预习;熟悉所在小组。
五、设计思路
通过导-知-信-行-拓五个环节,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有所思、有所感,提升自己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了解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并提高学生关心国家安全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国情怀。
01
六、活动过程
环节一(15分钟):
视频导入,感受国家魅力
内容:
1.播放视频:《厉害了,我的国》。
2.教师提问:看完视频你的感受是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与国家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国家的魅力和伟大之处,引发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归属感。
02
环节二(15分钟):
新知学习,树国家安全意识
内容:
1.播放视频:《你的习以为常,是他们的一生所向》。
2.教师提问:谁在维护国家安全?哪个场景更深刻?什么是国家安全?
3.教师小结:结合视频小组讨论,总结分析国家安全的定义。
知识链接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一章第二条。
知识链接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国家安全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国家安全的感受和理解。通过小结对所学内容的总结,并结合学生的讨论,进一步明确国家安全的定义。
03
环节三(20分钟):
任务探究,明国家安全底线
内容:
1.教师提问
明晰国家安全底线意味着我们应该明确哪些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是不可取的。那么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有哪些呢?
2.小组讨论,总结回答。
3.教师总结梳理以下内容并小结
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重点法律条规。国家安全是国安警察、人民解放军的神圣使命,但我们作为个人也应该明确个人社会各组织对国家安全应尽的义务。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探究国家安全的底线,明确国家安全的范围和限度。
教师总结,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国家安全底线的理解。
04
环节四(20分钟):
情景体验,守国家安全长城
内容:
1.知识测试
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国家安全知识小测。
2.案例分析
教师组织学生分析案例,辨别国家安全风险。
3.教师小结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家网络安全关乎每一个公民。我们作为公民要有主人翁意识,紧绷国家安全之弦,提高国家安全意识,规避国家安全风险。
设计意图:
通过知识测试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别国家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教师的小结强调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呼吁学生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并为国家安全而努力。
05
环节五(10分钟):
付诸行动,为国家安全而战
内容:
1.教师提问:保护国家网络安全,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2.小组讨论总结回答。
3.教师总结:
(1)学习维护国家安全的方法和国家安全危险行为举报方法。
(2)观看国安宣传片,致敬隐秘而光荣的无名英雄。
(3)全体起立,共唱歌曲《祖国不会忘记》。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保护国家网络安全的责任和行动。通过小结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感,鼓励学生为国家安全而努力。共唱歌曲《祖国不会忘记》旨在通过音乐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
七、拓展延伸
观看电影《长津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