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课时简案
序号
文件名称
页数
起始页
结束页
1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课时简案总复习.docx
18
5
22
2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课时简案数学好玩.docx
9
23
31
3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课时简案整理与复习.docx
3
32
34
4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课时简案第1单元除法.docx
31
35
65
5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课时简案第2单元图形的运动.docx
12
66
77
6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课时简案第3单元乘法.docx
15
78
92
7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课时简案第4单元千克、克、吨.docx
7
93
99
8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课时简案第5单元面积.docx
19
100
118
9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课时简案第6单元认识分数.docx
20
119
138
10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课时简案第7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docx
6
139
144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三年级数学下·新课标(北师)
总复习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总复习
第1课时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页回顾与交流及巩固与应用第1~6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或具体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自然数、小数和分数,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2.能说出万以内数位顺序表中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自然数的大小,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理解数的意义,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回顾整理
1.数的意义。
(1)想一想,说一说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有哪些,这些数在生活中表示什么意义?
请学生先独立想一想,然后动手写一写,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2)生活中的数处处可见,可以表示有几个,第几个,测量的结果可以用数来表示,计算的结果也可以用数表示。
2.数位顺序表。
(1)你们还记得数位顺序表吗?想一想,说一说。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2)每一个数放在数位顺序表的不同位置,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3)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用呢?
3.数的大小比较。
怎样比较数的大小呢?
二、例题讲解
例1写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每个数中的“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你能独立完成上面的题目吗?试试看。
例2请分别画图表示18和38,并画一画、说一说如何计算38+18,
师:请你自己试一试,画一画。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所学知识有什么新的感受?还有疑惑的地方吗?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85页“巩固与应用”第1~6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数的认识
整数、小数、分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用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在交流讨论中提升总结,形成知识网络,得到成功体验。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巧妙串联,使得学生学得轻松,用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引发学生探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使观察、比较、思考、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提高了归纳总结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学生的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到位,如坐、站的姿势,写字的姿势,站起举手的不好习惯等。
[再教设计]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经历学习知识的过程。
第2课时数的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页回顾与交流及巩固与应用第1~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运用数的直观模型或现实模型,进行直观运算,解释数的四则运算的计算原理。
3.能整理经常出错的题目,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避免错误的办法。
4.能借助几何直观,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需要运用整数四则运算(两步)解决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数与数之间的运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把知识点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回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