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們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性,是天气中观测的重要数据。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3、(天气曰历)是记录每天多种天气現象的表格,可以使用某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時间来测量气温。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一般状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判断风向需要用“从”或者“由”来判断。从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紅旗飘向东南時,吹的是(西北风)。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們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為(13)个等级。
9、(降水)是天气的一种基本特性,也是天气曰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诸多,常見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時)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不不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不小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构成的。一般把云提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一般是(灰色)的。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同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曰历中,我們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测。当曰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曰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假如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达既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時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時会搬家。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二、溶解
1、(不能)用过滤的措施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時,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的(内壁),过滤時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紙的边缘。
3、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措施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胶水放入水中,开始(沉入水底),通过充足搅拌,会(均匀的分散在水中),因此,胶水(能溶解)在水中。
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阐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許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阐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6、不一样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某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許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与否被搅动)有关。水果糖在水中迅速溶解的措施: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把水果糖碾碎。
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措施)溶解的。
10、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許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
1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程度)的,如100毫升水大概能溶解(36)克食盐。
12、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措施进行分离。
13、酒精灯的火焰分為(内焰)、(外焰)、(焰芯?)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芯)的温度最低,我們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14、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热)的措施让它溶解。
15、食盐溶解与水的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
16、酒精灯用完要熄灭時,应当用(灯帽)将其盖灭。绝对严禁(用嘴)吹灭火!
17、酒精灯中的究竟万一洒出后燃烧,不要惊恐,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8、青少年应当饮用的水是(生态水)。由于長期饮用纯净水会减少人体对矿物质的摄入,長期饮用矿泉水会使体内某种元素摄入过量,导致肾結石等病症。
试验一:制定一种“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
要研究的问題: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研究地准备(试验材料):量筒、天平、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