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范文3篇.pdf
文件大小:429.29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3-31
总字数:约6.34千字
文档摘要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范文一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

熏陶。

3、通过学习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

惜人间友谊的美好。

二、重点难点:

1、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步骤:

(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中有很多表现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你

能不能背诵一句这样的诗句?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朋友之间真挚友情的古诗——孟浩然的《过

故人庄》。(板书)

3、说说对作者的了解,教师补充。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樊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

维齐名,著有《孟浩然集》,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

清明。诗人一生没有作过官,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

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

而归。其诗风平易清淡,有超妙之趣。

4、“过故人庄”是什么意思?明确:过:拜访,故人:老朋友。到村庄拜

访老朋友。这首诗是他隐居在鹿门山时,被一位朋友邀请到家中作客时,写了这首

诗。

(二)朗读全诗。

1、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习读

诗,要求读准字音,通通诗句,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学生练读。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教师指导朗读: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

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

4、听录音。

5、学生大声自由吟读《过故人庄》。

6、齐吟全诗。

教师随机点拨读法,如:后一句是相邀,要读慢一点,读得意味深长。

(三)译读全诗。

师导:读得好,朗读就进行到这里。下面进行译读。(板书:译读)大家不

要以为“译”很容易,老师给你们出个难题,什么叫译读呢?以诗译诗,译出来的

现代文也要有点韵脚,也要像一首诗。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下“预备动作”,将这首

诗的注释好好读一下,然后根据注释口头翻译课文。

1、教师示范,学生注意对“押韵”的处理:“故人具鸡黍。”老朋友准

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至田家。”邀请我来到秀美的田家。

2、学生们各自进行译读活动。

建议:翻译的时候,将“家”、“斜”、“麻”、“花”用来押韵,但不

一定用这几个字,“家”、“花”可以用,中间“斜”和“麻”怎样翻译押韵,第

四句和第六句怎么翻译,想一想,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以诗译诗了。

3、教师吟读一句,学生译读一句。

明确:绿树村边合——村外绿树环绕。

青山郭外斜——村外远处有青青的山崖。

开轩面场圃——打开窗户面对场圃和莱园。

把酒话桑麻——边喝酒边谈论着庄稼。

待到重阳日——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

还来就菊花——再来赏菊和喝酒吧。

(四)背读全诗。

师导:以诗译诗可以培养同学们的情味。好,下面一个学习环节是背读。

(板书:背读),背呢,也不能让你们轻易过关,先提一个问题。这首律诗每一联都

写什么?同学们想一想,商量一下。

1、学生商量、讨论,准备回答。

2、交流:

首联写作客原因,颔联写旅途见闻,颈联写到农家作客,尾联写作客的留

恋。本诗着力描写了农家生活的朴实与故人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

的热爱,以及对朋友情谊的重视。

3、根据这种思路,背诵这首诗。

4、学生齐声背读。

(五)说读全诗。

师导:下面我们要进行说读。(板书:说读)说读是对诗人说话,就是把诗

意扩展开来,在原诗句的基础上增加很多自己描写的内容,然后对诗人说。比如:

“故人具鸡柔,邀我至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