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营销员》(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课以《我是小小营销员》为主题,结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营销意识。通过模拟真实营销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营销策略,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课程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注重实际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增强沟通技巧,学会团队合作。通过模拟营销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市场规律,培养经济意识,锻炼逻辑思维,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基本的数学计算、语文表达和简单的科学常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对商品的购买和销售有所了解,但对于营销策略和商业活动的理解还较为浅显。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三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尤其是与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但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参与营销活动时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如何准确描述商品特点、如何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如何与同伴有效沟通协作等。此外,他们可能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和对商业活动的理解深度,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的挑战。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物商品样本、计算器、白板或黑板
-课程平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手册、班级微信群或学习平台
-信息化资源:市场营销案例视频、在线营销策略分析工具、图片素材库
-教学手段: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模拟市场交易、互动游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商店或网上购买过东西?你们知道什么是营销吗?”
2.学生分享自己的购物经历,老师引导他们思考营销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探究课文主旨
1.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我是小小营销员》,并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学生通过参与营销活动,学习营销知识,最终成功销售商品的故事。”
三、课文内容分析
1.老师提出问题:“故事中的小主人公是如何了解商品的?”
-学生回答:“通过观察、询问、比较等途径。”
-老师进一步讲解:观察商品的包装、标签、价格等;询问商家或朋友对商品的评价;比较不同商品的性能、价格等。
2.老师提问:“小主人公是如何制定营销策略的?”
-学生回答:“他分析了市场需求,找到了目标顾客,并设计了一些促销活动。”
-老师讲解:分析市场需求,确定目标顾客;设计促销活动,如打折、赠品等。
3.老师提问:“小主人公在销售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解决的?”
-学生回答:“他遇到了价格敏感、竞争对手等困难,但他通过与顾客沟通、调整价格等策略,最终成功销售商品。”
-老师讲解:了解顾客需求,调整营销策略;提高自身沟通能力,善于应对竞争对手。
四、实际操作练习
1.老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商品进行模拟营销。
-学生选择商品,分析市场需求、目标顾客、竞争情况等。
-学生设计促销活动,如打折、赠品等,并制定营销方案。
2.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销售场景。
-学生扮演商家、顾客等角色,进行商品介绍、沟通、谈判等环节。
-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在销售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五、课堂总结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营销知识?”
2.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了解商品、制定营销策略、应对销售过程中的困难等。”
六、课后作业
1.老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设计一个营销方案,并尝试说服家人或朋友购买你推荐的商品。”
2.学生完成作业,并在下次课上进行分享。
七、拓展延伸
1.老师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营销无处不在。你们还能想到哪些营销策略?”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老师总结:“营销策略多种多样,如广告宣传、口碑传播、优惠活动等。”
八、教学反思
1.老师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
2.老师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营销基础知识:介绍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营销组合要素(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
-成功营销案例:分享一些国内外成功的营销案例,如苹果公司的产品营销策略、可口可乐的品牌推广等。
-市场调查方法:介绍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以及如何分析市场数据。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