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6单元 20 青山不老 精华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说课稿.docx
文件大小:17.4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31
总字数:约3.39千字
文档摘要

第6单元20青山不老精华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说课稿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6单元20青山不老精华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说课稿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六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第20课《青山不老》。课文讲述了我国西部高原上一片青松的故事,通过描写青松不畏严寒、顽强生长的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教学内容包括:生字词的识记与积累,课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青山不老》,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增强文化自信。

2.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课文,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4.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体会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技巧。

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审美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解决办法:

1.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结合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

3.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4.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写作,运用所学方法,提升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2.设计“观察与描述”活动,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一棵青松,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3.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季节的青松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4.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变化,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5.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青松成长记”项目,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青山不老》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我国西部高原的青松吗?它们在严寒中生长,有什么特别之处?”

展示一些关于西部高原青松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青松的坚韧和美丽。

简短介绍《青山不老》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青山不老》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青山不老》的基本概念、故事背景和作者意图。

过程:

讲解《青山不老》的故事梗概,包括主要人物和情节。

详细介绍故事背景,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

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探讨作者通过青松表达的主题思想。

3.《青山不老》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青松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过程:

选择几个与青松相关的历史故事或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青松在文化中的地位。

引导学生思考青松在故事中的作用,以及它如何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青松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讨论,如“青松的精神对现代人的启示”。

小组内讨论该话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青松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话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青松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青松的基本概念、故事背景、案例分析等。

强调青松在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鼓励学生将青松的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青松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寻找青松精神的体现。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识记并正确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如“青松”、“坚韧”、“顽强”等。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