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小练习(4)
课型
复习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沪教版一年级第二学期P37-38
内容分析
“小练习(4)”是上教社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100以内的数》的最后一课时,是复习课,属于“数与代数”的学习范畴。通过练习梳理和复习这一单元“数数”、“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的位置”、“小练习(3)”、“认识100”、“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相邻的数”、“以及相邻的整十数”的全部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能正确数出百以内物体的个数,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说出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数值;能能说出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数值;初步掌握并熟悉100以内数的顺序;能根据数的组成以及数序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认识整十数。
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学生已经学习过“100以内的数”所有新授课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物体的数量,以及数的顺序;能够说出不同数位上数代表的数值;能比较数的大小,认识了整十数,相邻的数和相邻的整十数等相关知识。
学习困难预估:学生在之前本单元的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可能会影响上课的专注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加深活动体验,主动建构知识。同时,对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才能够吸引注意力。
任务分析
谈话引入,帮助复习
谈话引入,帮助复习
区分几和第几,促进理解
结合游戏,巩固提升
结合情境,比较数的大小
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
复习100以内数的组成
复习100以内数的书写,比较大小
复习100以内数的位置顺序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数出百以内物体的个数,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能用相应的加法算式表达。认识整十数,掌握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3.能在具体情境中,说出某数相邻的数和相邻的整十数,并能运用相应的加成法算式表示。
4.能够预估物品数量。
5.在小组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能够用数正确表示物体的数量,以及数的顺序;
2.能够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能用相应的加法算式表达;
3.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并用符号记录结果;
4.能够预估物品数量。
教学难点
1.用语言表达数的大小比较的结果以及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比较。
2.能运用相应的加成法算式表示某数相邻的数和相邻的整十数。
学习内容领域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对应核心素养
?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
□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
□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环节
教与学活动
评价关注点
谈话引入
1.复习回顾: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数这个单元相关知识,你还记得我们学了哪些内容吗?
2.数数游戏:按照座位顺序,比如老师说数字从65-78学生从65开始依次站起来报数直到78,接着再从65开始依次报数直到78,其中报个位是3、6、9的小朋友,站起来不说数字,拍一下小手。
难度升级:我们从78开始依次往65数,接着再从78开始依次数到65,其中报个位是2、4、6、8的小朋友,站起来不说数字,拍一下小手。
小结:小朋友们的反应力真的太棒了,能快速地从65数到78,也能从78数到65,所以呀,我们的数字可以正着数,也可以倒着数。
积极参与游戏,表达自己想法,能正确说出数的顺序。
知识梳理
活动一:数一数
同学们你们的反应力这么强,老师想考考你们。
1.数一数,有几只羊?
提问:我们来数一数,图上有几只羊?
追问:你是怎么数的?
小结:十个十个数可以快速数出结果,3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37。
2.这里有几张手工纸?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小结:同学们的数数能力确实厉害,一点都难不倒大家。10个十就是一百。
活动二:拨一拨,写一写
1.听老师口令,在计数器上拨数,说说它的读作和写作,再用加法算式表示。
2、同桌之间考一考对方,说出一个数字,让同桌快速拨动计数器表示出来。
小结:同学们真棒!不仅能快速用计数器表示数字,还能正确写出读作写作,用算式把两位数表示出来。
活动三:数字好朋友
游戏1:从0~9的数卡中任意抽取两张组成两位数。
比如5、7可以组成57或75
(2)游戏2:
四人小组合作用数卡摆出57或者75的相邻数和相邻整十数。
小结:想找到一个数的相邻数,只需要把这个数加1或者-1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将两位数加、减得到相邻整十数。
活动四:数字炸弹
游戏规则:
破解老师的数字密码,老师在纸上写下一个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