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期末专项突破练 专项七 课内外诗文阅读.ppt
文件大小:1.88 MB
总页数:35 页
更新时间:2025-03-31
总字数:约4.69千字
文档摘要

16.猜读善思是阅读文言文的常用方法,请完成下列任务。(1)【甲】文中有“炎帝少女”一说,此处是指炎帝女儿

很少,还是指炎帝的小女儿?你认为应是哪一种说

法?请说出你的理由。23456789101112131415161答案:结合上下文猜想,“炎帝少女”应该是指炎帝

的小女儿。因为文中的表达目的是突出赤松子的本领

高,炎帝的小女儿都来追随他。所以炎帝女儿的多少

不是表达重点。(2)【乙】文中最后一句“山下立祠数十处”有这样两种

注解:一是“蜀国人在绥山下建立了几十处祠庙”,

二是“蜀国人在绥山下为葛由建起了几十处祠庙”。

哪一种注解更精确?请说说你的理由。23456789101112131415161答案:注解“蜀国人在绥山下为葛由建起了几十处祠

庙”更精确。因为文中意在表达葛由的本领高以及追

随他的人很多。第二种注解与文章内容相符,而第一

种注解的表达不清晰。23456789101112131415161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期末专项突破练专项七课内外诗文阅读目录CONTENTS01考点专练02对标中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甲】《湖心亭看雪》【乙】嘉兴人开口烟雨楼,天下笑之。然烟雨楼故自

佳。楼襟对莺泽湖,涳涳蒙蒙,时带雨意,长芦高柳,能与

湖为浅深。湖多精舫,美人航之,载书画茶酒,与客期于烟雨楼。客

至,则载之去,舣①舟于烟波缥缈。态度幽闲茗炉相对意之

所安经旬不返。舟中有所需,则逸出宣公桥、角里街,果蓏

蔬鲜,法膳琼苏②,咄嗟立办,旋即归航。柳湾桃坞,痴迷

伫想,若遇仙缘,洒然言别,不落姓氏。(节选自张岱《烟雨楼》,有删改)【丙】自题小像[明末清初]张岱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③,之人耶有用没用?①舣:停船靠岸。②法膳:上好的饭食。琼苏:美酒

名,此指美酒。③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做盖

酱罐用,谦辞。///2345678910111213141516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答案: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2)舟中有所需,则逸出宣公桥、角里街。答案:舟中(人)如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就划船到宣公

桥、角里街(去置办)。234567891011121314151613.【甲】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所表现的作

者的情怀和生活态度和【丙】文中作者刻画的自我形象是

否相同?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看法。答案:相同。【甲】文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

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丙】文作者在自嘲中讽世,显示

了自己的卓然独立。234567891011121314151614.【甲】文中的张岱偶遇两人,主动“问其姓氏”;【乙】

文中的张岱痴想遇仙缘,却“洒然言别,不落姓氏”,这

是为什么呢?23456789101112131415161答案:【甲】文中,作者在大雪天往湖心亭看雪,看到湖

心亭已有两人,觉得他们也是超脱世俗的孤高者,于是主

动“问其姓氏”;【乙】文中,作者本是洒脱孤高之人,

在烟雨楼吟诗作对,其乐无穷,并不在意互留姓名这些世

俗的东西,因而“不落姓氏”。23456789101112131415161(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

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丙】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小石潭记》)23456789101112131415161··【丁】太后崩,召为右司谏……岁大蝗旱,江、淮、京

东滋甚。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报,乃请间曰:“宫掖①中半

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

仓赈之,且禁民淫祀,奏蠲②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

且条上救敝③十事。2345678910111213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