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课标视域下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pdf
文件大小:168.36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31
总字数:约2.58千字
文档摘要

新课标视域下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

策略

摘要:“大单元教学”成为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初中物理教学要

引入大单元的理念,以新课标为引领,以物理教材为载体,以学情作为出发点,

整合、优化物理教学单元。初中物理教学经大目标统率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的全

过程,以大任务作为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的载体,以大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探究物

理现象,着力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落实新课标课程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物理;大单元;新课标;核心素养;大任务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了“大单元教学”的全新理念。

“大单元教学”这一话题也成为各个学科教学讨论的焦点。“大单元教学”传统

单元教学,突破教材单元的束缚,加强知识的关联,促进知识走向结构化之路,

更能彰显《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理念。

初中物理教学要如何“落实大单元教学”的这一全新理念呢?初中物理大单

元教学要立足新课标,从大主题、大目标、大任务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大主题

引领整个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是对原教材单元的重组与优化,也是超越原自然

单元的存在。大目标统率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的全过程,也是评价大单元教学达

成度的重要标准;大任务作为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的载体,引导学生置于物理活

动之中。

一、大主题统摄大单元教学

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需要一个大主题来统摄。大主题旨在加强知识之间的联

系,克服知识碎片化所带来的弊端,促进物理知识的大整合。所谓大主题就是超

越传统的单元组元方式,围绕物理核心素养而设计的。

大主题的确定要从解读课标要求、深研教材、分析学情这三个方面着手,重

视新课标的引领作用,以教材单元作为主要目标,再基于学情最后初中物理大单

元教学的大主题。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的“大”不是指范围大,而是基于“大物

理”的概念。同时,初中物理大单元的大主题还可以拓展到生活的实际应用上。

如机械能+生活应用构建一个“大物理”的初中物理大单元的大主题,这一主题

把知识与应用相结合,拓展主题的“大”概念,促进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解读课标要求包括课标理念及课标所划分的一二级主题等内容;而深研初中

物理教材单元不是抛弃传统教材,而是要对有些单元进行大整合。学情是初中物

理大单元教学大主题确定的主要依据之一,不能超过学生的认知能力,更不能不

顾学情。

二、大目标引领大单元教学

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需要大目标来引领。大单元的大目标即指向核心素养的

育人蓝图。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目标不是指向物理知识,而是以核心素养作为大

目标。不同于传统的知识与能力、“三维”目标,大单元的核心素养目标指向育

人。

如“浮力+生活应用”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教师把大单元目标从知识与

能力升级到核心素养目标,对目标进行整体性设计。“浮力+生活应用”大单元

大目标设计如下:1.物理观念目标:渗透运动与相互作用这一物理观念,运用物

理学思考生活、解决生活问题;2.科学思维目标:建构浮力模型,学会运用推理

认证、分析综合等科学推理方法和科学认证方法;3.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浮力实

验,培养自主、合作科学探究精神,提升科学探究的交流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

任目标:亲历四个浮力探究活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

科学探究精神。

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大目标犹如整个教学活动的大脑,引导整个大单元教学

的过程。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大目标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向,革除单纯以物理知识

为目标的弊端,落实以育人为主的课标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大任务构建大单元教学

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需要构建大任务,以大任务为载体,整体设计大单元教

学活动。大任务在于大整体,这个整体是连贯的、一致的,由一个大单元总任务

引领,多个小任务组合起来的。学生在大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合作式完成初中物

理大单元的学习。

如“浮力+生活应用”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教师根据大目标构建如下大

任务。任务一:浮力是什么。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初步认识浮力。任务二:

生活中的浮力小实验。学生小组挑选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并开展小组小实验,记

录实验过程。任务三: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通过探究,小组构建浮力模型。任

务四: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任务五: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探究。物理小组运用浮

力模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大任务的“大”体现在大单元的整体设计上。大任务要以教材单元为基石,

重视引导学生亲历物理实验探究,动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