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马说》课时练习.pdf
文件大小:645.92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3-31
总字数:约1.2万字
文档摘要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马说》课时练习

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

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①②③

比旦莫

【乙】人有卖骏马者,三立于市,人知之。往见伯乐曰:

“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④而视之,去而顾之,

臣请献一朝⑤之贾⑥。”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①比:接连着。②三旦:三天。③莫:没有。④还:通“旋”,

旋转,绕圈子。⑤朝:早晨,也指一天。⑥贾:通“价”,这里指报酬。⑦

一旦:一天,这里是“一会儿”的意思。

(1)下列画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才美不外见(“见”同现“”,显现)

B.愿子还而视之(希望)

C.食之不能尽其材(才能)

D.比三旦立市(交易)

(2)下列画线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愿子还而视之B.执策而临之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D.任重而道远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B.愿子还/而视之

C.臣有骏马/欲卖之D.其真/不知马也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B.【乙】文介绍这匹骏马“一旦而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伯乐“乃还而

视之,去而顾之”。

C.【甲】《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

1

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最后总结全

文。

D.【乙】文实际上证明了【甲】文提出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

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之马》

人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