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九下第20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14.3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3-31
总字数:约1.74千字
文档摘要

九下《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的知识和才能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过程和方法

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

解课文的主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阐述。

三、知识梳理

疏通文意。主要利用正音、断句(读准句中停顿)、范读等方法,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然后,由学生的二人小组试泽全文。

通文意,其中,读不懂的语句,集体解疑。

四、学法指导

诵读品析法和讨论探究法。

五、学习过程

(一)出示目的流程(1分钟)

小黑板出示目的,学生读标,明确本课任务。

(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

1.自学指导

(1)介绍左传〉

2.老师设问

(1)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

(2)齐读第二段,并考虑答复“第二段写什么?”读毕提问一二名同学。

(3)第三段写什么

3.小组讨论释疑

(1)这篇文章写出曹刿的什么特点?

(三)展示汇报梳理

(1)《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即按年代顺序记事)。这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史书,当中保存了我国春秋时期许多重要的史料。

这部书特别长于记述战争,本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展的一次战争.

(2)第一段主要是通过曹刿和庄公的对话,写曹刿对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保证战争成功这个问题的看法。说到办案子一定合情合理时,曹刿便明确肯定道:“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在曹刿看来,办案合情合理,符合百姓愿望,如此处理政事,可以得到百姓支持,具备这个条件,就有了战胜敌人的保证,因此他明确断言:“可以一战。”

曹刿否认了鲁庄公的两个看法:一是他能得到左右朝臣的支持以取胜,一是他能得到神灵的保佑以取胜。要注意,曹刿否认鲁庄公的第二个看法是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诚信不能使神真正信任,神不会保佑的,并不是说神的保佑没有用,他不是在否认神的保佑。

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战斗经过,写曹刿是如何指挥鲁军打败齐军的。

(3)第三段主要写曹刿谈这次战胜齐军的原因何在。

(4)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能看到曹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他具说到办案子一定合情合理时,曹刿便明确肯定道:“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5)在曹刿看来,办案合情合理,符合百姓愿望,如此处理政事,可以得到百姓支持,具备这个条件,就有了战胜敌人的保证,因此他明确断言:“可以一战。”

曹刿否认了鲁庄公的两个看法:一是他能得到左右朝臣的支持以取胜,一是他能得到神灵的保佑以取胜.要注意,曹刿否认鲁庄公的第二个看法是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诚信不能使神真正信任,神不会保佑的,并不是说神的保佑没有用,他不是在否认神的保佑。

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他慎重初战,擅长选择有利的时机发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知已,既不畏强敌,又步步慎重,终于战胜齐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写道:“春秋时

候,鲁和齐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四)达标检测评价

《曹刿论战》练习题

(一)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 望其旗靡() 小惠未遍()

下视其辙() 遂逐齐师() 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 肉食者谋() 夫战,勇气也()

(二)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我()

(2)齐师败绩()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