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坛市七年级体育与健康上册女生推铅球说课稿1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江苏省金坛市七年级体育与健康上册《女生推铅球》。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在学生已有跳跃运动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推铅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培养学生的力量、速度和协调性。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体育观念,提高女生对铅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推铅球的学习,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和协调性,增强体质,提升运动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公平竞争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推铅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包括握球、站位、用力顺序等;2.力量与速度的合理运用。
难点:1.学生对铅球重量的适应和发力技巧的掌握;2.领悟并正确运用助跑与最后用力的协调性。
解决办法:1.通过分解教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推铅球的基本动作;2.利用辅助器材减轻铅球重量,帮助学生适应;3.结合示范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学习发力技巧;4.设计游戏和竞赛,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培养协调性和节奏感;5.强化个别辅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示范讲解法,结合动作分解,帮助学生理解推铅球的技术要领。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合作学习意识。
3.设计“推铅球接力”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展示铅球运动的历史和技巧,拓宽学生视野。
5.安排学生轮流示范,加强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进技能提升。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铅球运动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铅球运动吗?它有哪些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铅球运动的历史和发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讲解推铅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包括握球、站位、用力顺序等。
-通过示范和分解动作,让学生直观学习推铅球的技术要领。
-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用力过猛、保持身体平衡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设计“推铅球接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推铅球技术。
-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练习效果。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推铅球技术要领和安全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推铅球,并记录练习过程。
-要求学生下周带来练习心得和照片,分享自己的进步。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技术技能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推铅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包括握球、站位、用力顺序等,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
2.力量素质增强:推铅球是一项需要较大力量的运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反复的推铅球动作,增强了肌肉力量,提高了身体素质。
3.协调性与节奏感:学生在练习中学会了如何协调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提高了身体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这对于其他体育项目的学习也有积极影响。
4.安全意识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了推铅球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用力过猛、保持身体平衡等,增强了安全意识。
5.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推铅球接力”游戏,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集体荣誉感。
6.运动兴趣激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铅球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7.自我评价能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学会了如何分析自己的动作,提高了自我评价能力。
8.运动习惯养成: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推铅球,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为今后的体育锻炼打下了基础。
9.体能水平提高:通过持续的练习,学生的体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有助于他们在其他体育项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0.心理素质锻炼:推铅球运动需要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勇敢面对挑战,这种锻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
反思改进措施
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融入趣味教学:在推铅球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游戏,如“推铅球接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又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技术。
2.强化实践体验: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亲身体验来掌握推铅球的技术要领,这样不仅能够加深记忆,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反思改进措施(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基础差异较大:由于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在练习推铅球时可能会感到吃力,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2.安全意识教育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