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篮球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男生)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文件大小:17.57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31
总字数:约3.74千字
文档摘要

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男生)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男生)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男生)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上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本节课针对高一年级男生,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篮球的基本技术和规则,对篮球运动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球、传球和防守技术,但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技术动作,学生在之前的练习中可能只进行了简单的模仿和尝试。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一年级男生对篮球运动普遍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竞争意识较强。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作协调性好,学习新技术较快;而部分学生可能动作不够灵活,学习过程较为缓慢。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喜欢通过模仿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更倾向于通过分解动作来理解并掌握技术。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投篮动作的协调性,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投篮姿势和动作要领;二是投篮的准确性,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练习提高投篮的命中率;三是投篮的力量控制,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根据篮圈的高度调整投篮的力量。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因为自信心不足而影响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篮球场、篮球、计时器、秒表

2.课程平台:学校体育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篮球投篮技术教学视频、投篮动作分解图

4.教学手段:示范讲解、分组练习、游戏化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篮球基本技术的意义。

-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投篮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吗?”引发学生对投篮技巧的兴趣。

-展示篮球比赛精彩瞬间,特别是关于投篮的镜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讲解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包括站位、投篮姿势、出手动作等。

-详细分解投篮动作,通过示范和慢动作回放,让学生直观理解动作细节。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巩固练习(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设计小比赛,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投篮技巧。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投篮动作的要点。

-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提醒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巩固所学技术。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练习,并记录自己的进步。

-强调练习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保护自己。

-布置课后思考题:“你认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关键点是什么?如何提高自己的投篮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总结。

(以下为教学过程详细内容,由于字数限制,此处省略具体步骤和动作描述)

1.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篮球基本技术的意义。

-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投篮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吗?”引发学生对投篮技巧的兴趣。

-展示篮球比赛精彩瞬间,特别是关于投篮的镜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讲授新知

-教师讲解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包括站位、投篮姿势、出手动作等。

-详细分解投篮动作,通过示范和慢动作回放,让学生直观理解动作细节。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巩固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设计小比赛,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投篮技巧。

4.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投篮动作的要点。

-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提醒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巩固所学技术。

5.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练习,并记录自己的进步。

-强调练习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保护自己。

-布置课后思考题:“你认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关键点是什么?如何提高自己的投篮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总结。

(由于篇幅限制,此处省略具体的教学步骤和动作描述,实际教学中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