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世界史基础知识点梳理归纳总结
专题一:古代文明
一、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2.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
(1)阶级和奴隶制的出现
①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剩余产品→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两大阶级。
②部落战争→被征服者成为奴隶→奴隶制形成。
(2)国家形成: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人类进入奴隶社会。
(3)文字产生: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特征:
①发展状况: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
②相互关系: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三)文明的交流
1.趋势:交往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
2.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的原因
3.表现
4.世界古代文明交流的途径
专题二:中古时期区域文明
一、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西欧封建社会
1、封君封臣制度
2、庄园与农奴制度
(1)庄园的地位: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2)内容:
(3)特点:自给自足,封闭独立
(二)中古西欧
1、王权强化
2、城市的兴起
补充:【唯物史观】城市复兴对西欧的历史意义
(1)政治: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市民阶级。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级参与政治,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
(2)经济:城市兴起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的经济制度瓦解,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3)思想:在西欧城市市民争取自治的过程中,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意识逐步觉醒,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人性解放、谋求人生幸福等思想观念得以张扬。
(4)文化: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
3、教会专权
4、中古西欧社会的多元面貌
(三)拜占庭帝国
1、建立
(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
(2)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
2、发展
(1)经济: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2)军事: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3)法律:《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3、衰亡
(四)俄罗斯帝国
1、建立: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2、发展
二、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西亚国家
1、阿拉伯帝国
2、奥斯曼帝国
(二)南亚国家
1、笈多帝国
2、德里苏丹国
(三)东亚国家
1、日本
2、朝鲜
三、中古时期的非洲和美洲文明
(一)古代非洲文明
1、西非、东非、南非
2、古代非洲文明的特点
(1)非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地理环境对文明影响巨大。
(3)具有明显的区域延续性和一定的扩散性。
(4)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二)古代美洲文明
四、中古时期世界各大洲文化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