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涉及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的相关内容,包括殖民体系的形成、发展、瓦解以及新兴国家的发展历程。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世界近代史知识相衔接,帮助学生回顾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理解新兴国家发展的背景和原因,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世界历史的认识。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1)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理解殖民体系的形成、发展和瓦解,以及新兴国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全球视野,认识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历史命运相互关联;3)批判性思维,分析殖民体系对被殖民地和新兴国家的影响,形成自己的历史判断;4)文化理解与传承,尊重多元文化,理解新兴国家在历史进程中的文化贡献。通过学习,学生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同时也表现出以下特点:
1.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对殖民体系的形成和影响有一定的了解。然而,由于高中课程内容的深入和复杂,学生在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2.能力水平: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解读历史资料和进行历史论证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他们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素质发展: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应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然而,部分学生可能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受不够深刻。
4.行为习惯: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可能存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参与讨论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此外,学生在课后复习和预习的习惯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这些学情特点对课程学习产生以下影响:
-针对知识基础,教师需通过复习和补充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针对能力水平,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素质发展,教师应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针对行为习惯,教师需加强课堂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教材,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材内容进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殖民体系形成、瓦解的图片资料,新兴国家发展历程的视频片段等,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3.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同时确保实验操作台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今天我们将继续探讨这一时期的另一个重要主题——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请大家翻开教材,找到第21课的内容,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
(学生)老师,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呢?
(教师)很好,我们先来看一下教材上的内容,然后一起讨论。同学们,殖民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本节课的主旨内容。
二、探究殖民体系的瓦解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进入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探究殖民体系的瓦解。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殖民体系在20世纪初面临哪些挑战?
2.这些挑战是如何影响殖民体系的瓦解的?
3.殖民体系瓦解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学生)老师,我找到了答案。20世纪初,殖民体系面临的主要挑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新兴国家的崛起等。
(教师)很好,这些挑战确实对殖民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探讨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
(学生)老师,殖民体系瓦解的主要表现有:殖民地人民的独立运动、民族解放战争、殖民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等。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到位。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更深入地了解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
三、案例分析:印度独立运动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个具体的案例——印度独立运动。
1.请大家简要介绍印度独立运动的背景。
2.印度独立运动经历了哪些阶段?
3.印度独立运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学生)老师,印度独立运动的背景是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民族矛盾尖锐。印度独立运动经历了民族觉醒、抵抗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阶段。最终,印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