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探寻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汉字与中国文化PPT模板.pptx
文件大小:12.18 MB
总页数:34 页
更新时间:2025-03-31
总字数:约6.98千字
文档摘要

探寻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与中国文化汇报人:XX汇报时间:XX【汉字文化知识教育培训PPT模板】1探寻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汉字与中国文PPT模板化

目录壹汉字的起源贰汉字的基本知识叁汉字的文化信息肆汉字文化的传播2探寻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汉字与中国文PPT模板化

第一章节汉字的起源探寻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3探寻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汉字与中国文PPT模板化

汉字的起源在19世纪这一直被视为徒劳无益、想入非非的问题。20世纪初巴黎语言学会上正式指定了一项永久性的条文:规定会议论文不许论及言语起源问题。尽管如此,人们始终在探索着。一是期望发现“半人”或类人猿,从“活着的化石”证实人类的进化过程。另一种途径,从语言的亲属关系,或某些原始性戳记,通过比较来推断言语的起源。一、言语的起源4探寻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汉字与中国文PPT模板化

汉字的起源文字起源的假说:实物说、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图画说、标记说二、文字的始祖实物说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图画说标记说5探寻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汉字与中国文PPT模板化

汉字的起源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苏美尔图画文字:公元前32世纪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古埃兰文字:公元前30世纪左右用在苏美尔之东埃兰地区(现属伊朗)。埃及象形文字:公元前3100年前后古代埃及的圣书铭刻文字古埃及僧侣体文字:象形文字的行书体,是古代埃及王朝的僧侣文字6探寻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汉字与中国文PPT模板化

汉字的起源巴比伦楔形文字:古代巴比伦帝国的文字。图为有名的汉谟拉比法典的一节。亚述楔形文字:古亚述帝国的文字,与巴比伦帝国的文字相同甲骨文字:又称殷文、卜辞。出现于公元前14世纪。(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纳西图画文字:云南纳西族过去使用的象形文字。7探寻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汉字与中国文PPT模板化

汉字的起源二、文字的始祖图画记事是很重大的发明。连云港市郊西南九公里锦屏山马耳峰南麓的将军崖发现的岩画,就是图画记事,已经接近于原始文字,距今约7000年。近年发现的纳西族《白蝙蝠经》就是典型的图画文字了,它完整叙述了纳西族人民流传的创世神话。汉字起源的假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孳乳而浸多也。”原始记事的几种方式实物说(如景颇族)、结绳说(如高山族)、契刻说、八卦记事、图画记事8探寻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汉字与中国文PPT模板化

汉字的起源三、汉字的构造汉字的“六书”(1)象形(2)指事(3)会意(4)形声(5)转注:考老(6)假借:莫非9探寻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汉字与中国文PPT模板化

汉字的起源汉字形体的历史演变陶文——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籀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声符的文化涵义浅、笺、钱、线、践、贱[小而少]青、清、晴、情、箐(青竹)、圊(厩肥、绿肥)、请、精、静、睛、靖、菁、婧、腈、靓、倩[纯而美]巠、茎、胫(小腿)、弪(弓弦、弧度)、迳、泾、颈、径、经、轻、刭、痉[小而直]同形异义的部件刀(到、契;危、负)、一(天、立、夫、曰、闩、卒、)、口(围、品、甘;束、困;杏、呆;石、嵒)火(熊、然、熟、羔、;魚、燕、馬、)、草(莽、暮;弄、共)、尸(屋、层、殿、属;尾、屁、居、尼)、田(鱼、鬼、雷、果、佃、甸、畎)、月(肺、胡;朝、朦胧)10探寻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汉字与中国文PPT模板化

第二章节汉字的基本知识探/寻/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11探寻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汉字与中国文PPT模板化

汉字的基本知识一、汉字的性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世界上的文字,从其基本单位记录的语言单位来看,主要有三类:记录音素的是音素文字,如英文;记录音节的是音节文字,如日文的假名;记录语素的是语素文字,如汉字。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合起来叫做表音文字,也叫拼音文字。表音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母,语素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合起来也称表音文字(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种语言的有限的音位或音节)。12探寻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汉字与中国文PPT模板化

汉字的基本知识表意文字:用数目众多的表意符号(字)表示一种语言中有意义的单位-语素或词。汉字是表意文字(语素文字、意音文字)汉字在历史上曾经被周边国家和民族借用去记录不同的语言。至今韩国、日本等国家仍然不同程度地使用汉字。日本《常用字表》和人名用汉字合计2299个,与中国规范汉字相同或相近的有65.23%。韩国1972年制定《教育基础汉字表》,收字1800个。韩国书面语至今仍是汉字谚文并用。汉字在历史上13探寻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汉字与中国文PPT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