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关于山东财经大学学年论文格式模板.docx
文件大小:41.83 KB
总页数:31 页
更新时间:2025-03-31
总字数:约1.67万字
文档摘要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关于山东财经大学学年论文格式模板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关于山东财经大学学年论文格式模板

摘要:本文以山东财经大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通过对山东财经大学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学科优势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山东财经大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山东财经大学进行了全面剖析。

前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财经大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山东财经大学作为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大学,其办学质量和水平备受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山东财经大学的研究,为我国财经类大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第一章山东财经大学的历史沿革

1.1学校的创立与发展

(1)山东财经大学成立于1952年,其前身是山东财经学院。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已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目前,学校设有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统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等18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70个。

(2)在学科建设方面,山东财经大学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学科、管理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排名靠前,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其中,经济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管理学为山东省一流学科。学校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龙头,法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此外,学校还积极推动学科国际化,与国外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3)在人才培养方面,山东财经大学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近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位居山东省高校前列。学校注重实践教学,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实践机会。例如,2018年,学校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共建了山东财经大学-阿里巴巴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为学生提供了前沿的实践平台。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1.2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

(1)山东财经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其中经济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管理学为山东省一流学科。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学校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学科向高水平、特色化方向发展。具体来看,经济学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拥有多个省级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如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管理学科则以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为特色,设有多个省级重点学科,如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

(2)在专业设置上,山东财经大学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设了7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在专业设置上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会计学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之一,自2001年起,该专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并获得了山东省品牌专业称号。此外,学校还积极推动专业国际化,与国外多所知名大学开展合作办学,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平台。

(3)为提升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的质量,山东财经大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其次,学校加大科研投入,鼓励教师开展高水平科研,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2019年,学校与山东鲁商集团合作,共建了鲁商商学院,旨在培养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这些举措,山东财经大学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1.3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1)山东财经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方面始终坚持质量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通过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学校推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强调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增设了创新创业、跨学科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学校还通过开展各类竞赛、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