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DB3207T 1029-2022短蛸工厂化苗种繁育技术规程.pdf
文件大小:530.56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3-31
总字数:约5.89千字
文档摘要

ICS65.150

CCSB51

连云港市地方标准

DB3207/T1029—2022

短蛸工厂化苗种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seedbreedingofWebfootoctopusin

industrialfarmingponds

2022-12-20发布2023-01-01实施

连云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07/T1029—2022

短蛸工厂化苗种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短蛸亲体捕获、亲体暂养促熟、交配、产卵与孵化、苗种培育、商品苗种出池等技

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连云港市短蛸工厂化苗种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0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短蛸亲体捕获

捕获时间

每年宜在2月~5月从海州湾附近海域捕获。

质量要求

选取体色深,吸盘有力、活力强,体表无损伤,体重宜在100g以上的雌雄短蛸作为亲体。

亲体运输

宜采用双层聚乙烯袋加水充氧运输,运输水温宜为5℃~15℃,运输时间不宜超过2h。

5亲体暂养促熟

设施

22

室内水泥池大小宜10m~30m,配备保温设施,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充气系统。池底放置口径

6cm~8cm陶罐、海螺壳等构建穴巢,供短蛸亲体进行栖息、产卵和护卵。

1

DB3207/T1029—2022

密度

22

宜为10只/m~20只/m,雌雄亲体比例宜1:1~3:1。

环境条件

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规定。蓄养水温宜12℃~16℃,促熟产卵水温宜16℃~20℃,昼夜温差

小于2℃,盐度宜27~31,光照应500Lx~1000Lx,pH值应7.8~8.6,溶解氧宜5mg/L以上。车间

有遮光设施,保持期间环境稳定。

饵料

投喂小杂蟹、脊尾白虾、双壳贝类等鲜活饵料,日投喂量宜为亲体体重5%~15%,同时应以亲

蛸摄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日常管理

流水培育,日换水量宜为培育水体的50%~100%,每日清理残饵、粪便等污物。

6交配、产卵与孵化

交配

雌性亲体栖息于巢穴内,雄性亲体生活在巢穴外,茎化腕伸入雌性体内,行体内受精。

产卵

亲蛸摄食量明显减少是产卵征兆,此时应细心查看每一个陶罐内隐蔽亲体,如发现产卵个体,应

及时转移到孵化池,将巢穴用40目~80目纱网封口,集中孵化产卵。

护卵孵化

6.3.1孵化条件

短蛸受精卵孵化有效积温约为421℃?d。水温宜16℃~24℃,盐度宜29~31;光照应500Lx~

1000Lx;pH值应7.8~8.6,溶解氧宜5mg/L以上。

6.3.2孵化管理

将亲蛸连同卵和蛸巢一并移到孵化池。受精卵孵化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