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农业生产新模式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详细阐述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多种应用场景。
2.学生能够通过对奶牛产奶监测系统的深入实践探索。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模式和显著优势。
2.熟练掌握奶牛产奶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构建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物联网技术如何与农业生产的复杂需求深度融合。
2.在奶牛产奶监测系统实践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优化硬件设
备与软件算法,解决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配备电脑且安装好编程环境和相关软件,准备
好物联实验设备(RFID读卡器、电子标签、超声波传感器、按键、主控板、显
示屏、无线网络设备等)及配套连接线,确保网络连接正常。
2.教学资料:制作包含物联网在农业中应用案例、奶牛产奶监测系统相关
知识等内容的教学课件,准备奶牛产奶监测系统功能需求表(表24.1、表
24.2)、数据采集记录表(表24.3)、系统工作流程图(图24.3、图24.4)
等资料,收集物联灌溉系统、物联养殖管理系统等物联网农业设备资料(实物、
图片、视频、技术文档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展示一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图片(如农民手动灌溉、凭经验施肥等),
提问学生: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有哪些局限性?引导学生思考传统农业在效率、精
准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2.播放一段现代智慧农业的视频,展示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场景(如
自动化灌溉、智能养殖监控等),引出本节课主题——农业生产新模式,明确本节
课将学习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通过实践探索奶牛产奶监测系统来掌
握物联网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新课讲解
1.探索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课件展示物联网在不同农业生产环节中的应用案例资料(图片、视频、
数据图表等),详细讲解物联网如何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
精准灌溉方面:介绍物联灌溉系统如何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水
分含量,并结合气象数据(如降雨量、气温、蒸发量等,可通过与气象站数据对
接或安装小型气象传感器获取),利用智能算法自动计算农作物的需水量。当土
壤湿度低于设定阈值时,系统自动启动灌溉设备,精准控制灌溉水量和时间,避
免过度灌溉或灌溉不足。展示物联灌溉系统的架构图,包括传感器、控制器、灌
溉设备和通信模块等组成部分,讲解其工作原理和优势,如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节约人力成本、促进农作物生长等。同时,提及一些先进的灌溉技术,如滴灌、
喷灌与物联网的结合,以及如何通过远程控制实现随时随地对灌溉系统的操作。
智能养殖方面:以奶牛养殖为例,详细讲解物联养殖管理系统的功能。通过
在奶牛身上佩戴的多种传感器(如体温传感器、呼吸频率传感器、运动量传感器、
GPS定位传感器等),实时采集奶牛的生理指标和活动数据。这些数据通过无线
传输技术(如蓝牙、WiFi或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技术)传输到养殖管理平台。
养殖人员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端应用随时查看奶牛的健康状况和位置信息,及时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发现异常(如奶牛生病、发情、走失等)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当奶牛体温异
常升高时,系统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养殖人员进行检查和治疗。同时,系统可以
根据奶牛的生长阶段和健康状况,自动调整饲料配方和投喂量,实现精准饲养,
提高养殖效益。展示物联养殖管理系统的界面和数据报表,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
数据分析优化养殖管理决策。
食品安全追溯方面:讲解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销售全过程中
的追溯应用。在农产品生产环节,为每一个农产品或批次赋予唯一的标识(如条
形码、二维码、RFID标签等),记录其种植/养殖地点、施肥/用药情况、生长
周期等信息。在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通过扫描标识,系统可以实时更新农产
品的位置、状态和处理过程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等方式,
查询农产品的详细生产过程和来源信息,确保食品安全。展示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的流程和实际应用案例,强调其对保障消费者权益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
性。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在农业生产的哪些方面发挥作用?鼓
励学生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和农业发展需求,提出创新的应用思路,如农产品仓储
环境监测与调控、农业机械智能化管理、农业病虫害智能预警等,教师进行总结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