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相位时间;【题2】已知高峰小时流量系数PHF为0.85,设计目标v/c为0.90,驾驶员反应时间为1.2s,所有进口道的坡度均为0,设计东西进口道平均车速=60km/h,南北进口道平均车速=40km/h,速度标准差为1.0m/s,车辆减速度3m/s2,启动损失4s,标准车长=5.0m,行人过街步速为1.2m/s,行人过街流量中等,人行过街横道宽度为3m,交叉口几何条件与流量条件如图中所示。试为该交叉口进行信号控制方案设计,并画出信号配时图。(直行车道基本饱和流率为1650veh/h);【第4组-80】;【第4组-80】;【第4组-80】;【第6组-80】;【第7组-80】;【第7组-80】;【第8组-90】;【第9组-90】;【第9组-90】;【第11组-80】;【第11组-80】;【第13组-80】;【第13组-80】;【第15组-80】;【第15组-80】;【第20组】;【第20组】;感应式控制的使用条件;交通需求的不均衡性;;交通需求的不均衡性;交通需求的不均衡性;典型的感应式控制相位;半感应信号控制;半感应信号控制;全感应信号控制;感应式信号控制的适应性;感应式控制的基本参数;感应控制的基本参数;最短绿灯时间(minimumgreentime);最短绿灯时间(minimumgreentime);最短绿灯时间(minimumgreentime);最短绿灯时间(minimumgreentime);单位绿灯延长时间(passagetime);检测器设置位置(detectorplacement);最大绿灯时间(maximumgreentime);感应式控制案例分析;分析以下全感应控制的主要参数;Step1:确定检测器位置;Step3:确定单位绿灯延长时间;Step4:确定最大绿灯时间;Step4:确定最大绿灯时间;问题:A相位的“最大绿灯时间”小于“最小绿灯时间”,矛盾!;Step5:分析行人过街要求;;[课堂计算]某交叉口采取了半感应控制方式,次路检测器放置在停车线之后,距停车线23m的位置。推荐的最大可允许时距是3.0s。次路进口道车辆的行驶速度是40.2km/h。
(1)试分析次路的最小绿灯时间和检测器到达停车线通行时间;
(2)假定行人的步行速度是1.2m/s,行人步行启动时间为4s,黄灯时间为2s。全红时间为1.8s,主路最小绿灯时间为50s,行人横穿主路和次路的距离分别为20m和6m,试分析该交叉口的信号配时能否满足行人的过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