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温控阀联动调试技术交底(室温偏差≤±1℃)
一、设计依据与规范要求
1.主要标准规范
–CJ188通信协议:温控阀与主站服务器、热量表、温控面板的通信接口及
数据传输格式规范。
–GB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温控阀及执行器防护等级需≥IP30,
适应潮湿、粉尘等恶劣环境。
–GB/T20961-2020《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室温控制
精度要求±1℃,能耗监测误差≤2%。
2.调试目标
–室温偏差:联动调试后,各区域温度与设定值偏差≤±1℃,系统响应时间
≤20分钟。
–能耗控制:通过分时段温控(如睡眠模式、防冻模式)降低能耗15%-30%。
二、设备配置与技术要求
1.核心设备参数
–温控阀:支持MBUS/RS485/无线通信,阀体采用合金黄铜锻压工艺,耐
压≥25kg/cm2,通径DN15-DN32适配不同管网。
–温控面板:LCD液晶屏显示,内置热敏电阻+数字温度传感器,测温精度
±0.5℃,支持编程模式(4种工作状态切换)。
–执行器:直流24V供电,堵转检测功能(ERR指示灯报警),防锈设计,
动作寿命≥3万次。
2.联动系统架构
–上行通信:通过MBUS接口连接主站服务器,实现远程开/关阀、欠费状
态推送、室温高值限制。
–下行通信:无线433MHz/LoRa连接温控面板(传输距离≥800m),实
时接收用户温度调整指令。
–数据整合:采集热量表数据(累计热量、剩余热量),上传至主站用于能
耗分析与计费。
三、调试流程与关键控制点
1.系统预检与初始化
–设备检查:确认温控阀与执行器连接牢固(专利扎带防拆卸),电池盒供
电正常(两节AA电池,静态电流≤4μA)。
–通信测试:使用手持终端检测MBUS/无线信号强度,确保数据丢包率
≤0.1%。
2.温度传感器校准
–基准比对:使用经计量认证的标准温度计(精度±0.1℃)校准面板内置传
感器,修正偏差至±0.3℃以内。
–多点采样:在房间对角线及中心位置布设临时传感器,验证区域温度均匀
性,最大温差≤0.5℃。
3.联动逻辑调试
–温控响应测试:
?设定目标温度后,执行器应在温差≥3℃时启动,持续低于设定值20分钟
后全开阀门。
?模拟极端工况(如骤降5℃),验证系统是否触发防冻模式并自动开阀。
–优先级验证:主站远程指令优先于本地面板控制,调试时强制关闭阀门,
确认服务器指令覆盖用户操作。
4.能耗优化设置
–分时段编程:按用户作息设定600-800(22℃)、800-1800(18℃
节能模式),验证程序切换无滞后。
–堵转处理:人为制造阀门卡阻,观察ERR指示灯报警及主站提示,执行器
应在3秒内停止并回弹。
四、验收标准与数据记录
1.性能指标验收
–温度稳定性:连续72小时监测,室温波动范围≤±1℃,单日最大偏差
≤0.8℃。
–通信可靠性:无线信号强度≥-85dBm,MBUS数据帧完整率≥99.9%。
2.文档与存档
–调试日志:记录各节点温度、阀门开度、通信状态,形成Excel台账并附
传感器校准证书。
–验收报告:包含系统拓扑图、能耗对比分析(调试前后数据)、用户操作
培训记录。
五、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
1.电气安全
–接线时严格区分零火线(N/L端子),误接可能导致面板烧毁;断电后阀
门自动全开,防止冻管风险。
–使用绝缘工具操作DC24V供电设备,避免短路引发火灾。
2.故障应急
–通讯中断:启用本地面板手动控制,优先维持基础温控功能。
–传感器失效:切换至备份数字传感器,偏差超限时触发系统报警并通知运
维。
附:引用规范清单
-CJ188《热量表及温控阀通信协议》
-GB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20961-2020《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技术负责人:
日期:2025年0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