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肌酐检测标准化.ppt
文件大小:2.44 MB
总页数:49 页
更新时间:2025-03-31
总字数:约8.1千字
文档摘要

④回归误差考虑到各种误差的类型,指南建议eGFR偏离小于30%仍然是可以接受的。在简化MDRD方程中的诸测定参数,肌酐测定的不确定度对eGFR的影响最大。2003年美国病理学院(CAP)观察了80μmol/L没有基质效应的新鲜人血清在50个不同方法组间的测定变异,结果测定的SD为5μmol/L,以气相色谱-质谱法作为参考方法,观察常规测定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异,结果测定偏倚为-5.3-27μmol/L。如果一年龄为60的女性患者血清肌酐值为88μmol/L,以简化方程计算得到eGFR为60ml/L,如果测定的方差为5.3μmol/L,eGFR变化的95%可信区间为53-69ml/min,eGFR测定偏差达±13%;如果测定的方差为10μmol/L,eGFR变化的95%可信区间为46-84ml/min,eGFR测定偏差达±30%。在美国CKD教育计划实验室协作组提出肌酐测定的质量要求[ImprovetheprecisionofcreatininemethodstomeetthetotalerrorgoalforserumcreatininemeasurementdescribedinthepaperpublishedinClinicalChemistry2006;52(1):5-18],血清肌酐测定的不精密度0.08mg/dL(7.1μmol/L),与参考方法IDMS的偏差0.05mg/dL(4.4μmol/L)。同时建议报告血清肌酐结果采用SI制时保留1位小数点位置,以传统单位mg/dl报告结果时应保留2位小数点第30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人血清肌酐测定标准化研究进展

1、人血清肌酐测定的常规方法及不同测定系统间的变异人血清肌酐常规测定方法有两类:Jaffé碱性苦味酸动力学法和酶法。碱性苦味酸法测定除有上述局限性外,还有同样都是Jaffé法,开放的自建系统与Beckman为代表的封闭系统间,在低于病理值时呈正偏差,高于病理值时呈负偏差,要把这两类方测定的结果统一是非常有难度的第31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007年徐静等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发表了北京13家31个血清肌酐测定系统的现场比对实验发现,测定均值为82μmol/L和92μmol/L的冰冻血清样本苦味酸测定的变异11%和10%,酶法测定变异为10.3%和8.5%,测定变异较CAP调查CV%明显偏大,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不同系统间的差异与先前童清等发表的北京市48家三级医院临床化学现场调查结果类似。这种从测定系统的统计上看,被调查的所有自建系统(A试剂配B家校准品,在C家仪器上测定)均没有采用配套的校准品,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所有自建系统,与Beckman原系统比较,在肌酐小于和大于200μmol/L,有明显的正(高至12%)和负偏差(低至-9%)。测定均值为82μmol/L的样本在自建测定系统间的变异接近10%,而封密的Beckman系统测定小于4%。由于自建立分析系统(英文称之为nonhomogeneoussystem)未经科学比对,是实验室间测定差异大的重要原因。而酶法测定变异明显比苦味酸方法低,但酶法较苦味酸法测定结果系统偏低3.5-8.8%。第32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室间血清肌酐测定值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不确定度)不能达到临床的要求,使得估算eGFR的不确定度较大,可比性不理想,影响了eGFR的推广应用。血清肌酐测定标准化是一个世界难题,我们国家临床诊断检测系统测定量值或校准的定值的溯源性研究刚刚起步,血清肌酐测定多为自建、未经严格比对的检测系统,因此肌酐测定的标准化工作格外困难,。由于血清肌酐苦味酸测定的变异大,特别受血清内源性物质如胆红素、维生素C、蛋白质含量、溶血、药物等的影响,当重复性好,可以溯源到质谱的肌酐酶法测定方法问世后,肌酐碱性苦味酸动力学法测定的时代应该结束了。当然在使用MDRD-EPI时,要求血清肌酐测定方法应采用酶法,肌酐酶法测定结果应该溯源到质谱法。第33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007年后美国CDC发布血清肌酐测定标准物质CRM567,后面还要介绍,该物质具有互换性可以用于常规方法的准确度考证。美国病理学家协会同样也推出用于血清肌酐准确度验证的标准物质LN-24。在此推动下,很多厂家在血清肌酐测定量值溯源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包括积水、罗氏酶法、强生新一代肌酐干化学酶法、贝克曼新一代苦味酸法、西门子苦味酸法和测定结果均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这些方法测定量值可以溯源到肌酐测定的最高标准ID-MS方法,他们的测定性能可以满足临床要求。第34页,共49页,星期日,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