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教育读书笔记
【篇一:读《用心做教育》有感】
“大爱无边师爱无限”——读《用心做教育》有感
利用这个寒假,我认真拜读了中国当代教育家、国家特级教师、北
京大学附
属中学副校长、资深数学教师、教育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张思明
的《用心做教育》一书,张老师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一位现代教育家
的伟大人格深深感染了我,特别是张老师在书中说的:“师德,是教
师素质的灵魂;师爱,又是师德的灵魂。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
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张思明老师是靠自学成才的。1981年,国家恢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后,他第一批报了名,然而却没有通过公共课考试。第二年再考,
结果还是一样。两次失败,他并不甘心,第三年,他又报了名。这
一次,他终于如愿以偿。1985年,他自学修完了北京大学数学系的
本科课程,取得了理学学士学位。1993年,他又以全优成绩,提前
半年学完了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课程,获得硕士学位。为
此,他曾作为全国自学成才的先进典型,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张思明又是一个用心做教育的人。他主张教师要有创造性思维,要
敢于打破常规,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兴趣,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要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要以爱的情感去对待每一
位学生,并时常让他们能从不同的方式体会到老师对他们无私的爱。
他非常注重情感教学,用情感沟通师生间的思想感情,了解学生的
情感世界,情感可以使优生增添动力,情感可以使差生枯木逢春,
获得新生。学习差的学生,对自己丧失信心,怕老师冷落他,怕同
学歧视他这时最需要教师跟他们谈理想、前途,信念,为他们鼓足
勇气,增强信心,使他们感到老师是值得信赖的、尊重的。对犯了
错误的学生,更要动之以情,让他们从心灵深处认识到犯错误的重
要性,使之彻底改正。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生关系越密
切,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也越大,所以在平常说话、衣着
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身示范,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显而易见。特
别是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难题时,教师积极地帮助他们解决,
允许学生犯错误,并善意地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张思明老师的感人事迹和奉献精神不断激励自己做一名有爱心的老
师,乐于奉献,爱生敬业。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
一桶水。”但是,张思明老师认为,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一桶水”是
远远不够的,应该开凿一眼清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真正做一名
让学生满意的教师!我们今天正处于“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不学
习就很快会落伍。爱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学习的学生。所以,
我们教师要想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有所作为,就要通过自己的不断
学习,让自己的知识成为长流水,才能造就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不能光给学生知识,还要对学生的
人格成长发生影响,从张老师身上我们体会到了许多,这些会潜移
默化地融入我的教育教学生活,把爱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懂得爱,
接受爱,传播爱。就像张
老师说的那样,只有用心的教师才能有机会成为好老师,一个受学
生欢迎的老师,一个不断成长的老师,只要用心做教育,那么我们
和学生一起成长,就是每天可以看见的现实,素质教育的春天就会
常在我们身边。
有人将学生比作花朵,脆弱而敏感,稍微照顾不周就不会开出令人
满意的花朵,如果对他们多一些关爱与细心,就会开出又大又美的
花朵来。张思明老师不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有一颗爱心。他和
学生像朋友一样的继续着他们的教与
学,这是他获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硕果,我想作为教师还有什麽比这
更幸福的呢?
张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
这种爱源
于他的心,正因为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
艰辛的付出,我们要“用心”来做教育,要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热
爱孩子的心,认真用心的做好每一件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爱有生命爱能创造
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前不久看到一部电视剧
上的一个哲学教授说的一个故事:1976年唐山大地震,有一对年轻
的夫妇面对房屋倒塌,一块重达千余斤的水泥楼板压下时,他们为
了身旁的小孩,两双手竟勇敢地撑起水泥板,直到援救人员的赶到,
当救援人员把小孩抱走时,他们再也支持不住,楼板轰然压下;这
个教授还说到有一个母亲上街买菜回来遇一邻居拉家常,住在六楼
上的小女儿见妈妈回来,不小心从窗口掉下,其母亲见状,百米冲
刺用双手接住了女儿,女儿得救了,然而母亲却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