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实用】大学生助学金申请书.pdf
文件大小:214.81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31
总字数:约8.4千字
文档摘要

【实用】大学生助学金申请书7篇

助学金能帮助贫困学生渡过难关,和其他所有的学生一样,能在学校快乐的学

习、成长,之后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学生助学

金申请书,希望能帮到你哟!

大学生助学金申请书篇1

尊敬的领导老师:

你们好,我是机电学院计算机专业06级1班的学生汪鹏,学生来自于一个不是很发

达的小村庄。

父母文化水平有限,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田间劳作。

因此,家庭收入微薄又因家中有年迈体弱多病的奶奶,我和弟弟又同时上学,母亲

因常年的劳作累积了很多的疾病,长期看病吃药,使得家庭状况每况愈下。

所以,学生郑重向您申请__——20__学年的国家助学金。

家庭的重担压的父母腰都弯了,脸上布满了皱纹,父母为供我和弟弟上学,舍不得

吃舍不得穿,节衣缩食,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在这样那样的忙碌中父母不仅要照

顾我和弟弟,还要赡养体弱多病的奶奶,长期的无假日的劳作使得父亲腰肩盘突

出,母亲患上了风湿关节炎,病痛的折磨,生活的压力使得父母双鬓班白。

弟弟已经是一名高二的学生,他学习很出色,也很懂事,常常每餐只是啃些馒头,

每当听到弟弟很无所谓的说:“没事,以后会好的。”我总会鼻子酸酸的。

我曾经无比渴望能考到大城市,看看外面世界的精彩,现在我做到了,可是在北

京这样的城市,就必须得承受很高的物价。

很多时候,别人会说:“挺有精神的小伙,可是衣服穿的就有点土了。”,我只能

笑笑,其实我又何尝不愿穿着好看点,可是每当去服装店转转,发现全是好几百

的,我只能在一旁羡慕别人了,这几百块钱需要母亲呆在缝纫机前工作几百个小时

才能换来的。

现在又是物价飞涨,吃饭的花销也一下多了起来。

每每自己乱花了一块钱,我总会十分自责,想到在家时,父母常常会为几毛钱和商

贩争论半天,我曾经觉得很没面子,其实那是我不懂父母的钱赚的多么不容易。

父母总是那么的爱护我们,每年过年,他们都会给我和弟弟还有奶奶买新衣服,虽

然现在大了,可是他们还是坚持那样,而他们自己还是穿着几年前淘的便宜货。

他们总会嘱咐我要穿好,吃好,不要怕花钱,而他们自己却常常只是稀饭加咸菜就

解决了。

我爱我的家人,爱我的父母,不想他们受苦,我和弟弟从小就很懂事,我们说好要

考上大学,然后赚钱,回报父母。

我们也很努力,我成为村里的第一个重点学校的大学生,那时第一次看到父母笑得

哪么开心,我心里甭提多开心了,弟弟也不负众望,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

父母常说:“看到你们这么争气,我们再苦再累都不觉得了。”,我每周都会打一

次电话回家,弟弟也是,每次母亲总会说长途很贵的,少说点吧。

虽然贵点,可是这也是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了。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生命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出生的境况,但

你可以不断开拓”,“家穷志不穷”学生没有因为家境贫困而失落,没有因为家庭

贫困而丧失生活的动力,而生活的贫困却教会了我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要坚强。

从点滴小事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热爱

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事实政治,学生还遵纪守规,自觉

维护学校的秩序。

在日常工作学习工作中,注重民族团结举止文明端庄,艰苦朴素,热情大方,坚持

原则,注意开展自我批评,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两年的大学时光里,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先后担任校奥运志愿服务团办公室主

任,院生活部部长,并主动帮助班委处理班级事务,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在人民大会

堂召开的“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并响应国家号召,成为一名为奥运会,残

奥会服务的赛会交通志愿者,为奥运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与此同时,学生还积极参与到校外的其他志愿活动中,并有幸获得由“北京工友之

家文化发展中心”颁发的“优秀志愿者”称号,另外学生还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

党,现已经接受党课培训,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知识改变命运”我深知只要不断完善自己,增长知识才能改变家庭状况,所以在

进校之前,我就给自己制定了目标,本着“勤能补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积极

主动明确学习目的,勤奋刻苦,锐意进取不断培养专业兴趣,不断总结学习经验,

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和大学学习特点的学习

方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了提高自己的听课效率我总会提前去教室,占前排的

位置。

在课上积极思考课后注重和老师交流课下和同学讨论,相互取长补短,查阅资料,

不断进步。

在闲暇时去图书馆开拓眼界,并在十一期间勤工俭学,补贴家用。

求知的路途充满艰辛,然而成功的花朵散发着芬芳。

当然,学海无涯知识无际,我勤奋刻苦不断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

因为自己的努力,学生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