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PLC设计实例小型SBR废水处理PLC电气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PLC设计实例小型SBR废水处理PLC电气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摘要:本文针对小型SBR废水处理系统,设计了一套基于PLC的电气控制系统。首先,对SBR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系统控制要求。然后,介绍了PLC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硬件选型、软件编程和调试。接着,详细阐述了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电气元件选型、电路设计、程序编写和现场调试。最后,对系统进行了运行测试,验证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小型SBR废水处理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废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作为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工艺,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SBR废水处理系统多为人工控制,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运行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为了提高SBR废水处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PLC的电气控制系统。
一、SBR废水处理工艺分析
1.SBR工艺原理及特点
(1)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和间歇式活性污泥法之间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其基本原理是在一个反应器内,通过控制进水量、曝气量、搅拌速度等操作参数,模拟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好氧、缺氧和沉淀等不同阶段的运行状态,实现对废水中污染物的有效去除。SBR工艺具有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量少等优点。
(2)在SBR工艺中,反应器内部分为进水区、反应区、沉淀区和排放区四个阶段。进水区主要进行污染物负荷的分配,反应区通过曝气、搅拌等操作,使微生物与污染物充分接触,实现污染物的降解,沉淀区则使微生物絮体沉降,排放区则将处理后的清水排出。这种多阶段运行的特性使得SBR工艺在处理效果和运行效率上具有显著优势。此外,SBR工艺的运行周期可长可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3)SBR工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SBR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一类、二类污染物,如COD、BOD、氨氮等,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其次,SBR工艺可以减少剩余污泥的产生,降低污泥处理成本;再次,SBR工艺的运行过程中,不需要设置二次沉淀池,从而节省了占地面积;最后,SBR工艺的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便于远程监控和管理。因此,SBR工艺在工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SBR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1)SBR工艺的流程主要包括进水、反应、沉淀、排放和闲置五个阶段。以某化工厂SBR废水处理系统为例,该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5000立方米/天,具体流程如下:首先,废水通过粗格栅、细格栅去除大块杂质和悬浮物,然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调节池有效容积为1000立方米,停留时间为2小时。调节后的废水进入SBR反应器,反应器总容积为5000立方米,分为三个区:进水区、反应区和沉淀区。进水区停留时间为30分钟,反应区停留时间为6小时,沉淀区停留时间为2小时。反应器内通过PLC控制系统精确控制曝气量和搅拌速度,确保微生物与污染物充分接触。沉淀后的清水通过排放阀排出,剩余污泥则在闲置阶段进行排放。
(2)SBR工艺的主要设备包括反应器、曝气系统、搅拌系统、污泥排放系统、进水系统、排水系统、控制系统等。以某钢铁厂SBR废水处理系统为例,该系统采用圆形SBR反应器,直径为10米,有效高度为4米,总容积为2000立方米。曝气系统采用表面曝气器,曝气量为30立方米/小时,满足反应器内溶解氧需求。搅拌系统采用变频调速搅拌器,搅拌速度为60转/分钟,确保反应器内混合均匀。污泥排放系统采用重力排放,污泥排放周期为5天。控制系统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对SBR工艺的各个阶段进行实时监控和自动控制。此外,系统还配备了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如COD在线分析仪、BOD在线分析仪等,用于实时监测水质变化。
(3)在SBR工艺中,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参数对处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以某制药厂SBR废水处理系统为例,该系统采用分阶段进水方式,将废水分为三个阶段进入反应器。第一阶段进水停留时间为1小时,主要去除悬浮物;第二阶段进水停留时间为2小时,主要去除有机污染物;第三阶段进水停留时间为3小时,进行污泥消化和排放。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控制在2-4毫克/升,确保微生物活性。搅拌速度控制在60-80转/分钟,保证反应器内混合均匀。通过优化SBR工艺的运行参数,该系统COD去除率达到90%,BOD去除率达到95%,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实践证明,SBR工艺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