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演讲稿十篇
端午节的习俗演讲稿十篇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
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端午节始于中国
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那么它到底是一个
什么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
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
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
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变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
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
可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第二点,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
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渐多,是传染病的高发时
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
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端午这一天,成年人还要饮雄黄酒
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预
防疾病。这些习俗表达的是古人驱瘟避邪、祈福佑安的愿望。这
样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第三点,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
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
能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
促进作用。现在龙舟竞渡逐渐演变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起到友
谊纽带的作用。
第四点,端午节是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可口粽子。晋代,
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
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形状看有四角形、锥形、菱形、有用竹筒装
米密封烤熟的“筒粽”。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
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
粽子为代表。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因为地
域不同,各地的习俗也稍有不同。有些传统的习惯已经淡化了不
少,今天的国旗下讲话,我们了解了端午文化,也希望我们能作
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过好中
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今年的端午节,你打算好了吗?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
龙舟,喜洋洋。”
谢谢大家!
端午节的习俗演讲稿十篇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
俗方储药,赢躯亦点舟。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这首诗描
写了南宋诗人陆游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粽子,插艾
枝,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从中也反映出了江
南端午节的风俗。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
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
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
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这本书当中
得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
端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的****
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
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
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
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
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
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
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
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
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
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
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
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
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
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很多年前,韩国打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