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在线交流新气象
一、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互联网对交流方式和社交模式带来的全方位变革。
2.充分认识数字形象在互联网社交中的重要意义。
3.熟练掌握维护良好数字形象的多种方法。
4.系统了解在线交流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深入理解互联网给交流带来的新特点。
2.帮助学生树立维护数字形象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信息茧房和回音室效应等抽象概念。
2.培养学生在面对在线交流新问题时的正确态度和应对能力。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室,教师提前收集各类在线交流平台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传统交流方式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传统交流方式,如面对面交谈、书信往来、电话沟通等,让学生分享在这些交流方式中的体验和感受,如面对面交流可以直接感受到对方的表情和语气,书信交流更具仪式感但时效性较差等。
展示一些传统交流方式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古代人们写信的场景、老式电话的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回忆和理解传统交流方式的特点。
2.引出在线交流话题
展示一些人们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流的场景图片或短视频,如人们通过手机视频通话、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动态、在在线会议中进行讨论等,提问学生:“大家看到这些场景,和我们刚才回顾的传统交流方式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互联网交流的独特之处。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在线交流新气象”,激发学生探索互联网如何改变交流方式以及带来哪些新变化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
1.在线交流的新特点
时空限制的突破
以微信视频通话为例,讲解互联网如何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即时交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演示,与一位学生或其他教师进行视频通话,展示无论双方距离多远,只要有网络连接,就可以实时看到对方的面容、听到对方的声音,如同面对面交流一样。同时,举例说明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时区的时间差,与远在国外的亲朋好友随时保持联系,如在中国的白天可以与美国的朋友进行视频通话,分享生活点滴,而不用担心时间不合适。这种时空限制的突破,使得人们的交流不再受地理位置和时间安排的束缚,大大增强了交流的便利性和及时性。
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疫情期间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学习交流的经历。在疫情期间,学校无法正常开学,学生们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课程学习、提交作业、参加讨论等活动。学生可以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在不同的地点(如家里的不同房间、甚至不同城市),按照课程安排的时间或自己方便的时间参与学习交流,与老师和同学互动,即使不能在学校见面,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任务,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在特殊时期对维持正常学习和交流的重要作用。
交流范围的拓展
介绍社交网络平台(如微博)如何扩大人们的社交圈。微博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在这个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观点和知识。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微博上的热门话题和不同类型的用户账号,如明星、专家、普通民众等,说明在微博上,学生可以关注到自己感兴趣的人或话题,与他们进行互动,从而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例如,一个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微博上关注历史学者、博物馆账号等,参与历史话题的讨论,与其他历史爱好者交流心得,这种交流范围的拓展是传统社交方式难以实现的。
讲解在线论坛(如百度贴吧)如何促进特定兴趣群体之间的深度交流。百度贴吧按照不同的主题划分了众多的贴吧,如游戏吧、动漫吧、学习吧等。以游戏吧为例,学生可以在自己喜欢的游戏贴吧中找到大量同好者,分享游戏攻略、讨论游戏更新、组织线上比赛等。在这里,学生不仅可以与身边的同学交流游戏经验,还可以与全国各地甚至全球的玩家互动,深入探讨游戏相关的各种话题,形成一个具有共同兴趣的社区,极大地丰富了交流的范围和深度。
交流形式的多样化
展示视频会议软件(如腾讯会议)的多种功能,体现交流形式的丰富性。腾讯会议不仅支持多人实时视频通话,还具备屏幕共享、文档协作、录制会议等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一次小型的视频会议,邀请几位学生参与,演示如何在会议中共享屏幕展示资料、共同编辑文档以及录制会议内容供后续复习。通过这些功能,人们在远程交流时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示信息,进行协作办公、学习讨论等活动,提高交流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企业远程办公中,员工可以通过屏幕共享向同事展示项目方案,实时进行修改和讨论;在远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文档协作功能与学生共同完成作业批改和知识总结。
介绍即时通讯工具(如QQ)的多样化交流方式。除了文字聊天外,QQ还支持语音消息、表情符号、图片发送、文件传输等功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使用QQ时,如何根据不同的交流情境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如在不方便打字时发送语音消息,用表情符号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发送图片和文件分享生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