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ppt
文件大小:1.16 MB
总页数:41 页
更新时间:2025-03-31
总字数:约4.21千字
文档摘要

欢迎大家

2脏腑

3概述脏象,古作“藏象”藏——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内脏。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花”象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4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5三、脏腑的分类五脏:肝、心、脾、肺、肾“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传化物”,“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形态似腑,多为中空;功能类脏,多主藏精气

6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比较

7(一)五脏心、肺、脾、肝、肾合称为五脏。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但又各有其专司,且与六腑及形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五个特殊的功能系统。其中,心的生理功能起着主宰作用。

8心解剖结构:位于胸中,居横隔之上心的外形呈尖圆形,似未开倒垂的莲花;色红,中有孔窍。

9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1)含义: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2)心主血脉的生理作用A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B生血,使血液不断地得到补充。(3)心主血脉的生理表现:A面色红润光泽B舌质淡红而滋润光泽,C脉象和缓有力D胸部舒畅。

102.心主神志(又称心藏神或心主神明)(1)神的含义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神。即“形征”,包括面色表情,目光眼神,言语应答,意识思维,肢体活动等。是指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即心所主之神。一般称之为狭义的神。(2)心藏神的生理作用主宰全身生命活动:“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信息反应灵敏。

11心藏神和五脏藏神的关系中医学把神分成五个方面,并分属于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主要归属于心主神志。“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

123.主汗液汗是津液所化生,“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4.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其志在喜“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心气盛衰~面部的色泽;过喜伤心

13肺解剖形态:肺位于胸腔,居横膈之上,上连气道,与喉相通。肺在五脏六腑中居位最高,覆盖于心,故称“华盖”。

14肺的生理功能1.肺主气(1)肺主呼吸之气含义:又称肺“司呼吸”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2)肺主一身之气肺朝百脉肺通过心脉使气布散全身,以营养各组织器官而维持他们的正常生理活动。

152.肺主宣发和肃降(1)含义:宣发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功能。其气机运动表现形式为升和出。肃降指肺气清肃和向下通降的功能。其气机运动表现形式为降和入。宣发与肃降是肺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163.肺主通调水道(1)含义:又称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具有疏通和调节水液运行的通道从而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的作用。“肺为水之上源”(2)机制——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来实现

17(3)肺主通调水道的作用

184.开窍于鼻,其华在毛,在志为悲“鼻为肺窍”过忧伤肺

19脾解剖形态:脾位于腹腔上部,横膈下面,在左季胁的深部,附于胃的背侧左上方,“脾与胃以膜相连”。

20脾的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1)运化水谷: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对水谷精微的转输作用。其一是通过脾气的气化和脾阳的温煦作用,使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这一过程称之为“化”。其二是将水谷精微吸收并向全身转输,这一过程称之为“运”——将水谷精微向上输送至心肺;“散精”至全身。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功能正常,称为“脾气健运”。(2)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具有吸收和转输作用,防止其在体内停滞。上输水液于肺;下输水液于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212.脾主升(1)含义一:升清是指脾具有将其运化和吸收的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向上输送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脾气主升”。(2)含义二;升举脏器协调平衡又是维持人体内脏器官位置相对恒定的重要因素。脾气之升举作用可以维持腹腔内脏位置的恒定而防止其下垂。脾气下陷(中气下陷)——久泄脱肛,或胃、子宫等内脏下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