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一勘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现行规范及标准: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2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2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25(明确“一桩一勘”要求)
2.设计文件:地质勘察报告、桩位平面图、桩基设计参数表等。
3.工程合同及施工组织设计:包含施工范围、工期目标及技术要求。
二、工程概况
1.项目基本信息:
–工程名称: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工程所在地
–桩基类型:旋挖灌注桩(钢护筒跟进用于溶洞区域);
–桩径范围:600-1400mm,桩长25-32m;
–持力层要求:中风化基岩,桩端进入持力层≥1.0m。
2.地质特点:
–存在溶洞、土洞等复杂地质条件,需逐桩勘探。
–地下水位较高,需采取泥浆护壁或钢护筒防塌孔。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一桩一勘实施要求:
每桩施工前需完成地质勘探,明确桩位处溶洞分布、岩层厚度及填充物性质。
?技术交底:组织设计、勘察、施工三方交底,明确桩基设计参数及溶洞处理
方案。
2.材料与设备
?材料:C30及以上混凝土、HRB400钢筋(配筋率≥0.2%)、钢护筒(溶洞
区用)。
?设备:
–勘探设备:地质雷达、钻探取样机[^9]。
–施工设备:旋挖钻机(配备钢护筒跟进装置)、混凝土泵车、钢筋笼加工设
备。
3.人员配置
?专业工种:地质勘探员、旋挖钻机操作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每班组配置
专职安全员。
四、施工工艺流程
1.一桩一勘实施流程
1)桩位放样:全站仪定位,误差≤50mm。
2)地质勘探:
–采用钻探取样结合物探法,探明桩位处岩溶发育、持力层深度及地下水情
况。
–对溶洞区桩位,补充跨孔CT扫描,明确溶洞充填状态。
3)数据反馈:根据勘探结果调整桩长、护筒跟进深度或溶洞处理方案。
2.桩基施工流程
1)钢护筒跟进(溶洞区适用):
–护筒直径大于桩径200mm,下沉至稳定岩层。
2)钻孔与清孔:
–泥浆比重控制为1.15~1.25,沉渣厚度≤50mm。
3)钢筋笼安装:
–分段制作,主筋焊接或机械连接,保护层厚度偏差±10mm。
4)混凝土浇筑:
–导管法连续浇筑,初灌量≥2m3,超灌高度≥0.8m。
5)后注浆处理(溶洞充填区适用):通过预埋管对桩侧及桩端注浆加固。
五、质量控制措施
1.材料检验:钢筋、水泥、砂石等进场需提供合格证并复检。
2.过程控制:
–钻孔垂直度偏差≤1%。
–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为180~220mm,试块每桩留置3组。
3.成品检测:
–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抽检率≥30%)。
–静载试验抽检率≥1%且≥3根。
(六)六、安全与环保措施
1.安全管理:
–设置围挡及警示标志,孔口加盖防护。
–溶洞区施工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如气体检测仪)。
2.环保措施:
–泥浆循环使用,废浆经沉淀后外运。
–采用低噪音设备,夜间施工噪声≤55dB。
七、进度计划
?工期分解:
–勘探阶段:5天/100根桩(配置3台钻探设备)。
–桩基施工:30天完成全部桩基,日均完成30根。
?关键节点:溶洞处理、钢护筒跟进及混凝土浇筑。
八、应急预案
1.塌孔处理:立即回填黏土并重新钻孔。
2.溶洞漏浆:投掷片石+水泥包封堵,并启动钢护筒跟进。
九、验收标准
?桩位偏差≤100mm,桩身完整性Ⅰ类桩≥95%。
?承载力及沉降量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