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建筑工程管理】分离工程重点与难点青岛科技大学教师授课教案.pdf
文件大小:2.34 MB
总页数:32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2.22万字
文档摘要

青岛科技大学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分离工程

课程性质必修

授课教师叶庆

教师职称教授

授课对象化工工艺04级6~8班、05级AB班

授课时数40学时

教学日期2007年3月~6月

所用教材分离过程

授课方式课堂教学

分离工程

SeparationEngineering

重点与难点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学时数:40小时

1、课程依据

课程依据本大纲依据化学工业出版社刘家淇编写的“化工分离过程”(2002),化

学工业出版社SeaderJD编写的“SeperationProcessPrinciples”(2002),史季芬

编,“多级分离过程—蒸馏、吸收、萃取、吸附”(1991)等编写。适用于化学工程

与工艺及相近化工类专业本(专)科学生。

2、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近化工类专业教学中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建立在

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传递课程原理等技术基础课程知识之上的一门必

修课程。化工分离过程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它在化工生产中

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本课程在化学工程及相近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化工分离过程的知识和理论在化学工程及相近化工类专业人才的知识构成中占

有相当重要的分量。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知识、溶液相平衡理论、动量、热

量和质量传递的原理来研究化工生产实际中复杂的物系的分离和提纯技术、分析和解

决在化工生产、设计和科研中常用的分离过程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讨论分离设备的处

理能力和效率,分离过程的节能技术和分离流量的选择;简要介绍膜分离、吸附、反

应精馏等其它分离技术主分离过程的选择。

通过学习和应用化工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概念和知识,掌握各种常用分离过程

的基本理论,操作特点,简捷和严格的计算方法和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对一些新

分离技术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选择适宜的分离方法,

进行分离过程特性分析,解决在操作和设计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分离过程的共

2

性出发,通过讨论各种分离方法的特征,培养和建立工程与工艺相结合的观点和经济

学的观点,以及考虑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注重实

际的求实态度。

3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工程与工艺结合,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熟练进

行简化计算,了解多种数值计算方法,学会实际分离过程的分析与综合,了解分离及

相关工程研究的进展,学会针对工业实际正确选择分离过程及设备。

1)通过学习和应用化工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概念和知识,掌握各种常用分离过程

的基本理论,操作特点,简捷和严格的计算方法和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对一些

新分离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2)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选择适宜的分离方法,进行分离过程特性分

析,解决在操作和设计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分离过程的共性出发,通过讨论各种分离方法的特征,培养和建立工程与工艺

相结合的观点和经济学的观点,以及考虑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注重实际的求实态度。

4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深度和广度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