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教材《数学》(第二册)
教案
课题
7.1.2相等向量、相反向量与平行向量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识记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平行(共线)向量的概念,并会用字母和有向线段表示.
能根据给定的向量,识别是否为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平行(共线)向量.
教学重点
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及平行(共线)向量的概念.
教学难点
区分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平行向量.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引入
二、问题探究
三、抽象概括
教师活动
数量之间可以比较大小,也可以进行代数运算.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它们之间不可以比较大小,但也可以进行其他方面的比较.
二、问题探究:
图7-6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观察向量与,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与呢?与呢?怎样来刻画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FE
F
E
图7-6
探究发现,向量与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向量与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与长度不相等,方向相反.
三、抽象概括
在数学中,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称为相等向量(或同一向量).向量与相等时,记为=.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称为相反向量.向量与相反时,记为=-.
如果两个非零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就说这两个向量互相平行,这两个向量称为平行向量(或共线向量)(图7-7).当向量与平行时,记为:∥.
学生活动
思考、分析、回答,引出相等向量、相反向量的概念
领会、理解、识记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及平行(共线)向量的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例题讲析
图7-7
规定:零向量与任何向量平行,即对于任意向量,0∥.
四、例题讲析
例3:如图7-8所示,在4×5方格纸中有一个向量,分别以图中的格点为起点和终点作向量,其中与相等的向量有多少个?
图7-8图7-9
解:如图7-9所示,当向量的起点是图中以实心圆点标出的格点时,可以作出与相等的向量.这样的格点共有8个,除去点A外,还有7个,所以共有7个向量与相等.
例4:如图7-10,设是正六边形的中心,在以中任意一点为起点,另一点为终点的向量中,找出与相等的向量、相反的向量、平行的向量.
图7-10
解:与相等的向量有:
与相反的向量有:
与平行的向量有:
思考、分析、交流、解决,巩固
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及平行(共线)向量的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五、合作交流
六、课内练习
七、课堂小结
五、合作交流
(1)相等向量是平行向量吗?相反向量呢?
(2)任何一组平行向量是否都可以平移到一条直线上?
六、课内练习
1.图中3×4方格纸中有一个向量,分别以图中的格点为起点和终点作向量,其中与相等的向量有多少个?
(第1题)
2.如图,四边形为菱形,相交于点,在以中任意一点为起点,另一点为终点的向量中找出与、相等的向量、相反的向量、平行的向量.
(第2题)
3.物体从点A出发,先向东移动3米到达点B,然后向南移动4米到点C.
(1)试用向量表示该物体的这两次位移;
(2)如果物体从点A出发向南移动4米到点D,能否说与相等?为什么?
七、课堂小结
1.相等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相反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3.平行(共线)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合作、交流
思考、动手求解、交流
回忆、反思
课后作业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