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脑血管病的介入诊疗教案讲义.ppt
文件大小:8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6.52千字
文档摘要

脑血管病的介入诊疗教案

第十章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第一节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第二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前评估及围手术期用药第三节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设备及器材第四节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第五节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第六节静脉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第七节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并发症及其处理

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第一节作者:焦力群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适应证】1.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疗效随访,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烟雾病、大动脉狭窄或闭塞、静脉窦狭窄或阻塞等2.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如脑膜瘤、血管母细胞瘤、颈静脉球瘤等3.颈、面、眼部和颅骨、头皮及脊髓的血管性病变神经病学(第8版)【禁忌证】1.对造影剂和麻醉剂严重过敏者2.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3.未能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患者4.严重肝、肾、心、肺功能障碍者5.全身感染未控制或穿刺部位局部感染者6.患者一般情况极差、生命体征不稳定、休克或濒死状态一、全脑血管造影术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

神经病学(第8版)操作方法:一般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进行血管造影,大多选择经股动脉进行穿刺,置入动脉鞘,然后以不同的造影导管,根据患者的检查目的分别在不同的血管进行造影成像。对于部分患者,也可以选择桡动脉或直接经颈动脉进行穿刺造影Seldinger动脉置鞘技术A.动脉穿刺B.置入导丝C.扩大皮肤切口D.引入动脉鞘组E.旋转置入动脉鞘组F.撤出导丝及扩张器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一、全脑血管造影术

神经病学(第8版)注意事项(1)造影术前及术后应严格进行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查体,及时发现造影可能带来的并发症(2)全脑血管造影时,为预防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常应用肝素,具体的剂量根据不同的疾病进行选择(3)全脑血管造影应包括主动脉弓造影,双侧颈动脉颅外段造影,双侧颈动脉颅内段造影,双侧锁骨下动脉造影,及双侧椎动脉颅内段造影(4)造影前后应密切注意患者的肝肾功能,观察患者的尿量,以防造影剂性肾脏损害的发生(5)全脑血管造影后,局部穿刺点予以压迫止血,该侧下肢制动,必要时可使用穿刺点的封堵或缝合止血器材一、全脑血管造影术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

神经病学(第8版)前循环正位侧位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二、正常脑血管造影

神经病学(第8版)后循环正位侧位二、正常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前评估及围手术期用药第二节作者:张桂莲、张茹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病学(第8版)通过患者基础状况、脑功能贮备的评估,筛查出真正需要手术、能够耐受手术的患者,保证脑血管介入手术的安全通过病变的性质、长短、形态、与周围血管间的关系、手术入路等的评估,准备手术器材、合理设计手术方案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前评估及围手术期用药一、术前评估

1.一般状况评估:下列情况不宜或暂时不宜手术(一)基础状况年龄过大,恶性肿瘤晚期或其他恶病质、期望寿命小于2年责任血管已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mRS≥3),或影像显示责任血管供血区为大面积脑梗死者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未控制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及体内明显活动性炎症者神经病学(第8版)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前评估及围手术期用药一、术前评估

2.心肺功能评估心功能Ⅲ级以上、明显肺功能异常者全麻耐受差,手术风险大基础心率≤50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或动态心电图监测有长间歇者,需在临时心脏起搏器保护下手术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狭窄者,应避免术中、术后长时间低血压,以防低灌注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神经病学(第8版)一、术前评估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前评估及围手术期用药

3.肾脏功能评估对单纯血肌酐升高者,手术前、中、后应充分静脉补液加强水化减少肾毒性药物,如利尿剂、甘露醇及多巴胺的应用选择合适的造影剂,如低渗或等渗含碘造影剂尽量限制造影剂用量术后监测肾功能对正在服用二甲双胍者,若eGFR≥60ml/(min·1.73m2),术前不需停用二甲双胍,用造影剂后停用2~3d,根据复查肾功能恢复用药神经病学(第8版)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前评估及围手术期用药一、术前评估

神经病学(第8版)若eGFR为30~59ml/(min·1.73m2)者,术前需停服二甲双胍48h,术后48h根据重新评估的肾功能决定是否恢复应用当eGFR<30ml/(min·1.73m2),避免使用二甲双胍及碘造影剂3.肾脏功能评估一、术前评估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前评估及围手术期用药

4.出血风险评估需要考虑患者术后能否耐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是否存在未控制的消化性溃疡,或不明原因的大便隐血,或未控制的其他出血性疾病等对长期口服华法令者,通常在术前5d左右停用华法令,并使INR降至1.5以下。若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