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乡愁情结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doc
文件大小:14.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1.29千字
文档摘要

《乡愁》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县,1928年生于南京,少時异地求学,1949年离开大陆,从此开始了長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从江南到四川,从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到最终回转台湾。重要诗作有《乡愁》等,著有诗集《莲的联想》《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等。

二、写作背景

余光中身居台湾,但内心深处時時涌动着浓浓的思乡之情。同步由于台湾和大陆長期隔绝,这种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乡愁都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說:“我庆幸在离开大陆時已经21岁,我受过老式‘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假如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我慢慢地意识到,我的乡愁应当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后来在感到回乡无望時,他写下了这首《乡愁》。

三、理解詞义

1.嘶哑:声音沙哑。

2.悲愤:悲伤愤怒。

3.激怒:刺激使发火。

四、问題解疑

1.“乡愁”原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诗人是怎样将它转化成详细可感的形象的?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里,诗人将“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从而将抽象的情感转化成了详细可感的形象。

2.诗中的四个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詞和数量詞共同突出了这四个意象的什么特性?在诗中有怎样的体現效果?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詞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詞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到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中,这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强烈的思乡之情,并且為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惆怅的气氛。

3.诗的第4节对诗意的拓展有何作用?

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仅隔开了“我”和祖国,并且无法逾越。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家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升华主題,余味无穷。

4.《乡愁》中,诗人借助的四个意象所体現的乡愁同样吗?請简要分析。

不一样样。四个意象分别体現的是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小時候想母亲的時候,可以写一封书信,贴上一张邮票,这张邮票就可以把自已对母亲的怀念之情送到自已的家乡;船票虽窄,但一张船票可以使作者乘上轮船来到心爱的妻子面前,可以想見,这两个事物都融进了作者深深的乡愁。而坟墓却不一样,当作者来到母亲坟前的時候,无论怎样也不能和母亲相見了,纵然有千言万語又能向谁說呢?而第四个“海峡”又进了一层,假如說“矮矮的坟墓”是死别,那么“浅浅的海峡”则是痛于死别的生离。祖国大陆就在对岸,可“浅浅的海峡”就是过不去,他只能眷恋,比眷恋母亲、妻子更眷恋着大陆,至此,诗歌的感情由乡关之思升华到家国之恋。

五、課文主題

诗人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借助時空的变化来体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了自已无尽的思乡之情,体現了自已以及台湾人民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曰统一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