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目录
骨质疏松定义及病因、高危因素
骨质疏松治疗
骨质疏松诊断
02
骨质疏松定义及病因、高危因素
骨质疏松定义
骨量降低
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
Osteoporosis_高清.mp4
骨微结构破坏
骨脆性增加
骨强度下降
骨折风险增大
骨质疏松病因——-破骨》成骨
Spongybone
Periosteum
Bone
Compact
bon
BanemarTow
HealtryboneBonewithosteoporosis
⑥medicalpicture,allrightsreserved
骨质疏松高危因素
危险因素:
年龄、家族史、吸烟,酗酒,低体重指数,性腺机能减退,
早期绝经(45岁),长期营养不良,影响骨代谢药物使用史(糖皮质激素、肝素等),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功
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
高危因素——中招了请举手
骨质疏松诊断
骨折的表现
◆骨质疏松的表现:身高变矮、驼背畸形等
◆影像学检查:X线:骨小梁稀疏、皮质变薄、髓腔扩大。
◆骨密度(DXA):参照WHO推荐的诊断标准
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钙、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25(OH)VITD和甲状旁腺激素等
骨代谢和骨转化指标(骨形成指标包括血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源性碱性磷酸酶、I型前胶原C端肽和N端肽。骨吸收指标包括空腹尿钙/肌酐比值、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及I型胶原C端肽、尿吡啶啉和脱氧吡啶啉、尿I型胶原C端肽和N端肽等。)
低骨密度而高骨转换率提示骨折风险明显增加
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
根据《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三稿●2014版)》,年轻白人女性峰值骨量减少2.5标准差(-2.5SD)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由于黄种人峰值骨量低于白种人等原因,国内推荐使用低于峰值骨量2标准差(-2.0SD),或者骨量下降25%作为诊断标准(表1)。
诊断标准分级
WHO标准差诊断法OCCGS标准差诊断法
OCCGS(百分率(%)诊断法)
正常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严重骨质疏松
≥-1.0SD
-1.0SD=-2.5SD
≤-2.5SD
±1SD之内
-1--2SD
≤-2SD
±12%之内(含12%)
-13%~24%(含24%)
骨量丢失≥25%
≥25%并发生一处或多处骨折
或没有骨折但丢失大于37%
≤-2.5SD并发生一处或多处骨折≤-2SD并发生一处或多处骨折
源自:WHO:GUIDELINEFORPRECLNCALEVALUATONANDCLNCALTRIAISINOSTEOPOROSIS,1998,GENEVA:WHO:WHO
SCIENTIFICGROUPONTHEASSESSMENTOFOSTEOPOROSISATPRIMARYHEALTHCARELEVEL,SUMMARYMEERINGREPORT,Bnases,Belpjium,S-7MAY2004.)
表1国内、外用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及分级
Table1Chinaandinternationalosteoporosisdiagnosiscriternia
OCCGS: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治疗骨质疏松
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
■降钙素(Calcitonin)
■雌激素(Estrogen)
■甲状旁腺激素(PTH1-34)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
■锶盐类(Strontium)
■中草药制剂
常用治疗药物介绍
《骨质疏松骨折治诊疗指南(意见征求稿9)
双膦酸盐能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作用,降低骨
转换,有较强的抑制骨吸收及增加骨量的作用。
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双膦酸盐可提高腰椎和髋部骨密
度,降低椎体及髋部等部位骨折发生的风险。
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
《骨质疏松骨折治诊疗指南(意见征求稿9)
双膦酸盐可提高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及再骨折发生率
推荐使用的双膦酸盐包括唑来膦酸、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等。
■目前唑来膦酸静脉注射,一年一次5mg。阿仑膦酸钠有口服70mg
(片)/周。
抗骨质疏松用药建议——关于双膦酸盐
《骨质疏松骨折治诊疗指南(意见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