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掌握;肾上腺素能神经及其递质;NA合成、贮存、释放和消失过程;
2.NA的贮存
NA与ATP和嗜铬颗粒蛋白结合
贮存于囊泡(内约含有10000分子的NA)
;3.NA的释放
(1)胞裂外排(exocytosis):
神经冲动到达→Ca2+进入末梢→囊泡与前膜融合→形成裂孔→NA排入突触间隙。;;肾上腺素受体
;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外周作用和机制;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外周作用和机制;拟肾上腺素药;拟肾上腺素药;拟肾上腺素药的分类;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3、血压:与给药途径和剂量有关;;;临床应用;不良反应;麻黄碱;临床应用:;多巴胺(dopamine,DA);药理作用;应用
1、治疗休克、低血压常用药
心肌收缩力减小,尿量少,容量补足的病人疗效好
2、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
与髓袢利尿药合用,可产生较好效果
不良反应
1、恶心、呕吐,可致心律失常
2、不与DA阻滞药合用
3、漏出血管,可致局部坏死;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NA);药理作用:(αβ1β2);2、心脏(β1-R)(较AD弱);3、BP:
小剂量:心肌兴奋-收缩压↑,舒张压轻度↑,
脉压差↑
大剂量: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
4、其他:
大剂量时血糖↑;临床应用
1、抗休克:休克的本质是微循环障碍,现已少用。主要用休克的早期,提高血压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90mmHg)
也可用于补足血容量后的Bp仍不回升或低排低阻休克。(NA与α-阻滞药合用,保留β作用)
2、上消化道出血:稀释口服,收缩粘膜血管;不良反应;;间羟胺(阿拉明);作用机制与间羟胺相似,不易被MAO灭活
与NA比较,升血压作用弱而持久,可用于抗休克治疗
静脉点滴、肌注均可
肾血管收缩及肾血流量减少比NA更明显。
;临床应用
防治腰麻、硬膜外麻醉及全身麻醉的低血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升压时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心率减慢
;可乐定;药理作用;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右美托咪啶;第四节β受体激动药;药理作用;3.支气管平滑肌:
激动β2-R—松弛
抑制过敏性物质释放
对粘膜无作用,消除水肿作用较弱
4.代谢:
耗氧量↑-心脏兴奋作用
脂肪分解↑(与AD相似)
血糖↑(较AD弱);临床应用
(1)支气管哮喘:喷雾给药
(2)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
(3)β-R阻滞药过量
不良反应
心悸、头晕、大剂量心律失常,长期应用可出现失敏和耐受
禁忌证
冠心病、心肌炎、甲亢;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α-R阻断药
1.非选择性α-R阻断药
⑴短效类(竞争性):酚妥拉明
⑵长效类(非竞争性):酚苄明
2.选择性α1-R阻断药:哌唑嗪
3.选择性α2-R阻断药:育亨宾
β–R阻断药
1.非选择性β-R阻断药:普萘洛尔
2.选择性β1-R阻断药:美托洛尔、艾司洛尔
3.α、β-R阻断药:拉贝洛尔;一、非选择性α受体阻断药:
酚妥拉明Phentolamin
药理作用
1、与受体结合疏松,易解离,排泄较快,作用温和
短暂
2、竞争性地阻断α1–R>α2-R;3、舒张血管:
阻断α1-R
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
4、兴奋心脏:心缩力↑、HR↑、心输出量↑
Bp↓→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阻断前膜α2-R→促进NE释放→β1-R兴奋
5、其他:
拟胆碱作用----胃肠道平滑肌兴奋
组胺样作用----胃酸分泌增加、皮肤潮红等;临床应用
1、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2、急性心梗及充血性心脏病心衰(其他药物无效)
3、抗休克
(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解除微循环痉挛、
心搏量↑SVR↓,降低肺循环阻力,防止肺水肿
适用于感染性、心源性和神经性休克(酚妥拉明、
NA合用)
4、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5、静滴NA发生外漏时,稀释后作局部浸润注射;不良反应;酚苄明;临床应用;
哌唑嗪
;乌拉地尔;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根据其受体亚型的选择性和有无ISA分类;体内过程;基本药理作用;代谢;2.膜稳定作用
3.内在拟交感活性(ISA)
(1)有些药物与β-R结合时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