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麻醉药理学 第四章 吸入麻醉药.pptx
文件大小:6.71 MB
总页数:76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2.84千字
文档摘要

第四章吸入麻醉药;教学大纲要求;第一节:概述;概念;麻醉分期;简史;1798年,英国HunphryDavy,N2O拔牙成功,

并发现有“歇斯底里”现象,称‘笑气’;

1844年,美国牙医Wells用N2O拔牙,失败;

1842年,美国CrawfordLong,乙醚;

1846年,美国WillamT.G.Morton用乙醚麻醉,

——近代麻醉学的开端

1847年,苏格兰产科医生JamesSimpson

氯仿用于分娩镇痛:JohnSnow

20世纪50年代,氟烷问世;

50年代末,甲氧氟烷出现;

1963年Terrell合成了恩氟烷。;一、吸入麻醉药的理想条件;理化性质稳定;

无异味、无刺激性;

血气分配系数小,可控性强;

麻醉作用强;

诱导苏醒迅速、平稳、舒适;

有良好的镇痛、肌松、安定、遗忘作用;

抑制异常应激反应,保持内环境稳态;

代谢率低,代谢产物无明显药理作用和毒性;

安全范围大,毒性低,不良反应少而轻;

设备简单,使用方便,药源丰富,价格低廉。;二、理化性质及分类;;返回;三、体内过程;;(二)影响经膜扩散速度的因素;(三)进入肺泡的速度;(四)进入血液的速度

溶解度(solubility,λ):

(受温度影响)

血/气分配系数

心排血量(Q):易溶性--成反比

难溶性不受影响

PA—Pv:成正比;返回;返回;返回;(五)进入组织的速度;(六)消除;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

(minimumalveolarconcentration,MAC):指一个大气压下,使50%的病人或动物对伤害刺激(如外科切皮)不再产生体动反应(逃避反射)时呼气末(相当于肺泡气)内该麻醉药的浓度。单位vol%;MAC特点;影响MAC的因素;四、作用机制:(不明);第二节恩氟烷Enflurane;体内过程;药理作用;对CNS的作用:

全麻效能高,强度中等,诱导、苏醒快。

中枢抑制:与剂量相关。

脑电图表现(高幅慢波--爆发性抑制--“惊厥性棘波”);并伴有面颈部和四肢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增强对视、听诱发电位的反应。

若脑灌注不变,则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加、ICP增高。但脑耗氧量减少。

--不能用过度通气预防

镇痛和肌松作用:与非去极化肌松药协同,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效果较好。;??循环系统的作用--抑制;对呼吸系统的作用:抑制明显;其他;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第三节异氟烷Isoflurane;与恩氟烷相比有以下特点;循环抑制轻:心血管安全性大,心脏麻醉指数大5.7(心肌窃血、HPV)

不减慢浦肯野纤维的传导;不增加心肌对CA敏感性。--可合用AD。

呼吸抑制轻。也降低肺顺应性。

对肝、肾无明显损害。(尚需资料进一步证明)

可降低成人眼内压,程度弱于恩氟烷。

对子宫平滑肌影响不大,深麻醉时有明显抑制。

不升高血糖--可用于糖尿病病人;临床应用:无禁忌。控制性降压。

不良反应:少而轻。

逾量也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

对呼吸道有刺激性;

苏醒期偶见肢体活动或寒战;

深麻醉时产科手术出血多。

少数人出现恶心、呕吐、流涎、喉痉挛。;第四节七氟烷Sevoflurane;药理作用;对循环抑制呈剂量依赖性:BP↓HR(-);

不增加心肌对CA的敏感性(最弱),心律失常少见;

扩张冠脉、降低冠脉阻力。

;对呼吸抑制呈剂量依赖性:消失快;

无刺激,分泌物不增加;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ACh、组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

抑制机体对缺氧和PaCO2增高的通气反应;但对HPV的抑制作用弱。

;其他:肝肾血流下降呈剂量依赖性。

肝损害轻,AST轻度升高;

肾损害少见:

(虽有7个氟离子,但排泄快);

;临床应用;慎用:

卤化麻醉药使用后出现原因不明的黄疸、发热;

本人及家属有过敏史或恶性高热史;

患肝、胆、肾疾病者。

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多见;

抑制呼吸、循环,肝肾损害等。;第五节:氧化亚氮nitrousoxide,

N2O,笑气;药理作用;直接心肌抑制,被交感兴奋掩盖

增加血管平滑肌的反应性:

--皮肤血管收缩;增加肺血管阻力

可减轻含氟全麻药的心血管抑制;

与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合用,可进一步加重其对循环的抑制;

增加CA释放,与氟烷合用易引起心律失常。(单用时少见);对呼吸道无刺激,分泌物不增加,纤毛活动不受抑制;

单用呼吸抑制轻;与其他全麻药合用呼吸抑制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