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环境工程制图与CAD第二次形考作业答案.pdf
文件大小:180.7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2.63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环境工程制图与CAD第二次形考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

1、三视图形成过程中,当物体的一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该面在投影面上的投

影反映实形()。

A、错

B、对

正确答案:B

2、尺寸线为竖直方向时,尺寸数字的字头方向应()。

A、朝右

B、朝上

C、朝左

D、朝下

正确答案:C

3、在环境工程相关专业图纸中,如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为能够清楚表达各水

处理构筑物的高度布置关系所绘制的工程图样,一般称为()。

A、高程图

B、安装图

C、平面布置图

D、土建图

正确答案:A

4、在三视图中,能够反应立体长度和高度的是()。

A、左视图

B、主视图

C、俯视图

D、斜视图

正确答案:B

5、在三面投影体系中存在一条空间直线AB,该直线在V面投影上的投影为一

个点,则直线AB为()。

A、铅垂线

B、正垂线

C、正平线

D、侧平面

正确答案:B

6、为了使图纸幅面规整,便于管理,国标中规定了五种基本幅面,以下不属于

国标规定的五种基本幅面的是()。

A、A2

B、A5

C、A3

D、A4

正确答案:B

7、在组合体的几个视图中,有的视图能够较多地反映其形状特征,称为形状特

征视图,有的视图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各基本体的相互位置关系,称为位置特征

视图()。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8、根据以下三面投影图,可判断两直线的空间位置关系为()。

A、相交

B、重合

C、平行

D、交叉

正确答案:C

9、下图采用的是()投影法。

A、平行

B、中心

C、正

D、斜

正确答案:C

10、在画图时应尽量采用原值的比例,须要时也可采用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其中

3:1为()比例。

A、缩小

B、原值

C、任意

D、放大

正确答案:D

11、以下立体被平面截切,所产生截交线的形状是()。

A、四边形

B、三角形

C、五边形

D、梯形

正确答案:C

12、尺寸数字应尽量注在视图之外,避免与图线、符号等相交()。

A、错

B、对

正确答案:B

13、如下管件图形符号表示的意义是()。

A、活接头

B、三通管

C、四通管

D、弯头

正确答案:B

14、在环境工程制图中,用于表示污水处理设备的可见轮廓线应采用()。

A、粗实线

B、点划线

C、细实线

D、虚线

正确答案:A

15、()被称为技术交流的共同语言。

A、图样

B、制图标准

C、投影法

D、比例

正确答案:A

16、在工程制图中,图样中的尺寸以()为单位时,不需要标注计量单位的符号或

名称。

A、dm

B、m

C、mm

D、cm

正确答案:C

17、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只有平行、垂直。()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18、如图所示,立体采用的剖切方法是()。

A、阶梯剖

B、全剖

C、半剖

D、旋转剖

正确答案:A

19、下列关于尺寸标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尺寸界线必须与尺寸线垂直

B、尺寸数字可以写在尺寸线的任意位置

C、尺寸线必须单独绘制,不能用其他图线代替

D、尺寸线可以用其他图线代替

正确答案:C

20、以下两个立体都是回转体()。

A、错

B、对

正确答案:A

21、下列关于轴测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轴测图能够同时反映物体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形状

B、轴测图具有较好的直观性

C、轴测图是一种单面投影图

D、轴测图的绘制比三视图简单

正确答案:D

22、组合体叠加时,如果两个基本体在叠合处不存在公共的表面时,必须画出分

界线。()

A、错

B、对

正确答案:B

二、填空题

1、三视图投影之间的三等规律是()、()、()。

正确答案:主视图、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左视图高平齐;俯视图、左视图

宽相等

2、轴测图按投射线与轴测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轴测图和()轴

测图。

正确答案:正轴;斜轴

3、组合体的标准尺寸可分为()尺寸、()尺寸和()尺寸。

正确答案:定型;定位;整体

4、环境工程设备图中,用于表示设备可见轮廓的线型是(),用于表示设备内

部结构或不可见部分的线型是()。

正确答案:粗实线;细实线

5、剖视图按剖切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和()三种。

正确答案:全剖视;半剖视;局部剖视

三、简答题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5分难度:困难得分:10

1、在绘制环境工程设备图时,如何选择主视图?请结合实例说明。(结合实例

+5分)

正确答案:(1)形状特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