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小学生两分钟演讲稿11篇
演讲稿是在一定的场合,面对一定的听众,演讲人围绕着主题讲
话的文稿。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可以使用演讲稿的机
会越来越多。那么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一下端午节小学生两分钟
演讲稿,我们一起看看吧!
端午节小学生两分钟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
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
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
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
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
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
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
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
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
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
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
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
、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
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
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
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
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传统,所以,我们
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谢谢大家。
端午节小学生两分钟演讲稿2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今天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节
的随想。端午节让我想起爱国诗人屈原。我怀想,滔滔汨罗水,悠悠
数千年,拳拳赤子心,感天动地情。我仿佛看到:战国时,楚王宠信
奸臣,屈原仗义直言,却被革职流放。秦国趁此机会进攻楚国,楚国
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有心报国,
无力回天。悲愤之下,他抱着一块巨石投汩罗江而去。当地百姓听说
屈原投江了,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没
有找到屈原的尸体,湖面上大小船只往来穿梭,百舸争游,蔚为壮观。
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
怀念屈原。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中,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
的尸体不被吞噬。
也许,这古老的传说已经无法让21世纪的现代人感动。但是,我
想起__年曾经有一篇报道让中国人震惊了!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
民俗学教授乌丙安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送一份急件,说据可靠消
息,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
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
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如果成了
人家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你们不觉得这是天大的笑话吗?如果有
人告诉你,几年后中国人想要划龙舟、吃粽子、过端午节,需要向别
的国家提出申请,你一定会说:“开什么国际玩笑!”中国人过了几千
年的端午节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这还了得?一场“保卫端午节”
的论战在民间悄悄发起。有人说:“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坚决捍卫这
一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有人说:“我对端午节一直情
有独钟,每年这天都要吃棕子看赛龙舟。如果端午节真被别国抢去了,
我会觉得特别别扭。”还有人说:“我们的端午、中秋、元宵、重阳
等传统节日本来就在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大举进攻下渐显颓势,
如果连端午节今后都改姓了洋,真是愧对祖宗啊。”后来经过查证,
韩国申报的是他们本国的传统节日“端午祭”,并不是想抢我们的传
统节日。不过,韩国的申报,可以说给我们提了一个醒:韩国保护端
午祭的经过至少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对本土文化态度的转变有多么可
贵。因此,这也是一种激励,激励我们去保卫祖宗的“遗产”,去体
悟它们的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