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
(本单元对应系统用书P234);;课标要求;?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列举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和物权的主要类型,懂得维护物权的途径。?简述合同的含义和价值,理解合同的主要内容和违约责任,了解合同订立的程序,熟悉解决合同纠纷的途径。?理解侵权责任的内容,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观念。;知识网络;核心知识一;核心知识一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本知识对应学生系统复习用书P234)
【整合·必备知识】
1.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1)遵守法律
①原因: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1]__________。②要求:我们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学习法律常识,增强[2]__________,遵守法律规则。?;(2)民法
①含义: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3]________关系和[4]________关系。②意义: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要[5]________的规范。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能够更好保障人民[6]____________。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7]______相结合。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8]______________________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9]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内容。;(3)民事法律关系
①含义:由民法调整的[10]__________关系和[11]________关系。②要素:主体、[12]______和内容。?;要素;客
体;[微·点拨]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
(1)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和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2)民事权利能力
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2.民法基本原则;(3)内容;3.生命健康俱可贵
(1)人身权
①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1]__________、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身份权。[2]__________、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②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3]____________和荣誉权。?
(2)要求
①人们在生活中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4]__________,也要尊重他人的[5]____________。②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承担[6]____________。?;[微·点拨]人身权;4.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
(1)姓名权
①含义:自然人对其[1]__________享有的人身权利。②作用:姓名是我们用来表现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因此,姓名总是与特定个人相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个人在[2]________上的基本特征。③法律规定: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3]________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由[4]________决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权自己决定继续使用或者改变姓名,但是应当遵守相关[5]____________的规定。此外,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6]________、艺名、网名、译名、姓名的简称等,参照[7]__________加以保护。?;(2)肖像权
①含义: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8]____________。②法律规定: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9]________、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10]________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3)名誉权
①含义: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11]________、才能、[12]________等的社会评价。②法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13]________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