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一大重点是确定案件范围,研究未成年人保护
检察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对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
义。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06条并未具体明确案件
范围。立法层面的尚待完善导致案件范围的界定缺乏明确依据;在“等”外案件
领域的拓展上,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实际操作显得较为随意。现有的“公共利益”
基本理论在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领域的适用上,也显得捉襟见肘,存在诸多不
足。这些问题阻碍了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深入发展和完善,而当前司法
实践要求检察机关对于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的范围确定更加具体全面,呈现出
受案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
本文对现有的立法、司法解释以及其他相关规范性文件进行系统的研究,结
合具体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反思当前案件范围拓展的特征与趋势。深入剖
析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一系列具
体对策建议,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时应当遵循法律本位原则、
检察权补位原则、适度扩展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并明确公共利益的判断标准,
提出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考量层面以及具体程序设计,以期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体系。
关键词: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公共利益;受案范围
I
目录
绪论1
第一节选题的缘起与意义1
一、选题缘起1
二、研究意义2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2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2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4
第三节研究思路和方法6
一、研究思路6
二、研究方法6
第一章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及法律分析7
第一节未成年人公益诉讼典型案例7
一、未成年人文身公益诉讼案7
二、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民事公益诉讼案8
三、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政公益诉讼案10
四、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公益诉讼案件分析10
第二节典型案例的法律分析11
第二章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基本理论13
第一节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的特点13
一、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保护对象的特殊性13
二、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责任承担主体的多元性14
三、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的内容具有综合性14
第二节未成年人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理论基础15
一、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15
二、国家亲权原则16
三、价值补充原则17
第三章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现状19
第一节现有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立法情况19
一、法律法规层面现状19
二、司法解释层面现状22
第二节司法实践中案件范围探索23
III
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研究
一、历年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中案件范围23
二、地方检察工作中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案件范围及法律分析25
第四章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现存问题26
第一节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立法尚未完善26
一、未形成系统的制度规范26
二、案件范围拓展无序化27
第二节现有“公共利益”基本理论有争议27
一、未成年人公共利益的概念模糊27
二、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公益诉讼“不特定多数人理论”有争议29
第五章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完善建议31
第一节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确立的基本原则31
一、法律本位原则31
二、检察权补位原则32
三、适度扩展原则32
四、循序渐进原则33
第二节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中“公共利益”标准之考量34
一、未成年人公共利益的弱势性考量34
二、未成年人公共利益的发展性考量35
三、未成年人公共利益与私益冲突考量35
第三节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受案领域调整37
一、未成年人生命健康领域检察公益诉讼37
二、未成年人社会权利领域检察公益诉讼38
三、未成年人公共领域检察公益诉讼39
四、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