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8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pptx
文件大小:20.31 MB
总页数:59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9.59千字
文档摘要

第18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dì)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蕲(qí)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bǐ)五大民族同臻(zhēn?)乐利。—袁世凯就任誓词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就职拥护共和,反对专制

漫画:孙中山会见袁世凯导入新课:(1912年8月,袁世凯会见孙中山时说)孙君创立民国,功绩赫赫,垂名后世,予(袁世凯)不肖承乏其后,窃虑难堪其任,今夕相会,益当为民国努力,勿背孙君初志。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是不是如他宣布的那样“赞成共和”?

北洋政府军阀北洋因袁世凯出任北洋大臣,所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事集团统治时期的政府。指拥有军队、武装、地盘、政权的军人(集团)清末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各省的统称。1912年1916年1928年袁世凯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时期(北洋军阀)【概念解析】

一、二次革命

1、背景:①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南北方只是在形式上统一,但在政治上仍处于对峙状态,北方各省处于袁世凯控制之下。南方大多数省份,实际上处于同盟会的控制和影响下,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后,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宋教仁,湖南常德市桃源人。中国“宪政之父”,与黄兴、孙中山并称,主持第一次改组国民党。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宋教仁(1882年-1913年)个人档案②制造宋案。1、背景:

②制造宋案。同盟会会员宋教仁等在征得孙中山同意后,于1912年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黄兴将心中的愤慨凝成一联: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1、背景:

宋案暴露了袁世凯独裁统治的丑恶嘴脸。宋教仁案真相大白后,全国舆论哗然,这使孙中山从“欲治民国,袁总统适足当之”的幻想中警醒过来,主张“非去袁不可”,号召立即讨袁。1913年3月底,孙中山由日本回到上海,召集会议,发动“非去袁不可”的二次革命。②制造宋案。1、背景:

③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袁世凯首先动手,他先是不经国会批准擅自向五国银行团借款2500万为军费,组成战争内阁,之后公开发电嘲讽孙中山和黄兴无能。国民党人发现已无路可走,南方几省通电讨袁。袁世凯派北洋军南下,进军九江。1、背景:

2、二次革命:1、时间:1913年2、地点: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起义,宣布独立。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相继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这次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期间,用地图指示革命党人赴各地起义。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3、直接原因:宋教仁遇刺2、二次革命:4、结果: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失败)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材料:同北洋军交战时,国民党缺乏统一指挥,只有李烈钧和黄兴分别在湖口和南京组织抵抗,稍晚一些时候,四川的国民党人也做了一些抵抗;而其余宣布独立的地区人采取观望态度。国民党力量涣散。阅读材料分析二次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许多人从推翻清政府的盲目乐观中清醒过来。怎样才能救中国,茫茫神州,路在何方?悲愤的孙中山一次次在南方发动革命,以推翻北洋军阀。10余年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到去世也没有看到打倒北洋军阀那一天。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辛亥革命的功臣蔡济民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1913年12月23日,刚刚登上民国正式大总统之位的袁世凯来到天坛举行祭天仪式,仪式按传统方式进行,袁世凯身着十二章纹衮服,称帝之野心昭然若揭。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1、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②下令解散国民党。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③袁世凯解散国会。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