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通用道路绿化设计导则》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推动区域协调
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力量。然而,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
城市面临着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传统的外延式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城镇化必须
进入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转型发展新阶段。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
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
态文明理念,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突出地位。这一理念为城镇化发展
指明了方向,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资源保
护之间的矛盾,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在此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应运而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
容和实现城镇化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海绵城市通过自然积
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的功能,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过程,有
效缓解城市内涝、改善水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并提升城市生态系
统的韧性和稳定性。它不仅是对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的深刻变革,更是对
未来城市发展理念的积极探索。
与此同时,因为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道路面积不断增加,道路硬
化比例也随之上升。这不仅减少了城市的绿色空间,还导致雨水径流增
加,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内涝问题。通过编制《海绵城市通用道路绿化设
1
——
计导则》,可以引导设计人员采用生态化的道路绿化设计手法,如设置
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生态植草沟等海绵设施,有效增加雨水的渗透、
滞蓄和净化能力,缓解城市内涝压力,同时补充地下水,改善城市水循
环。
此外,道路绿化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还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修复功能。
城市道路周边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壤质量下降,植被生长环境
恶劣。《海绵城市通用道路绿化设计导则》的编制能够为道路绿化提供
科学的生态修复技术指导,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优化种植结构和配
置生态材料,提升道路绿化的生态服务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二)编制过程
为使本标准在海绵城市通用道路绿化设计工作中起到规范信息化管
理作用,标准起草工作组力求科学性、可操作性,以科学、谨慎的态度,
在对我国现有专利培育市场相关管理服务体系文件、模式基础上,经过
综合分析、充分验证资料、反复讨论研究和修改,最终确定了本标准的
主要内容。
标准起草工作组在标准起草期间主要开展工作情况如下:
1、项目立项及理论研究阶段
标准起草组成立伊始就对国内海绵城市通用道路绿化设计相关情况
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广泛搜集相关标准和国外技术资料,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分析、资料查证工作,确定了专利培育市场标准化管理中
现存问题,结合现有产品实际应用经验,为标准起草奠定了基础。
标准起草组进一步研究了海绵城市通用道路绿化设计需要具备的特
殊条件,明确了技术要求和指标,为标准的具体起草指明了方向。
2、标准起草阶段
2
——
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起草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借鉴已有的理论
研究和实践成果,基于我国市场行情,经过数次修订,形成了《海绵城
市通用道路绿化设计导则》标准草案。
3、标准征求意见阶段
形成标准草案之后,起草组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从标准框架、
标准起草等角度广泛征求多方意见,从理论完善和实践应用多方面提升
标准的适用性和实用性。经过理论研究和方法验证,起草组形成了《海
绵城市通用道路绿化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所做的工作
1、主要起草单位
企业、协会等多家单位的专家成立了规范起草小组,开展标准的编
制工作。
20253
经工作组的不懈努力,在年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
写工作。
2、起草人所做工作